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通州区率先在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等建立清洁运输示范区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2025-02-25 11:51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2月25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通州区PM2.5年均浓度为33.9微克/立方米,较2023年同期改善9.6%,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优良天数历年最多、重污染天数历年最少,蓝天白云逐步成为常态。通州区还率先在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等建立清洁运输示范区,探索建立零排放货运车队。

 

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发布会之“绿色副中心”专场2月25日举行。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介绍,“十四五”以来,市区两级围绕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擦亮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生态底色。

 

通州区8个国市控考核断面水质均值都达到了Ⅳ类及以上,水清岸绿的自然美景处处可见。作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34.19%,绿化覆盖率53.6%,400余公里绿道纵贯南北,8个万亩森林组团串联东西;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星罗棋布,居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鸟种记录逐年增加,鸟类多样性更丰富,蓝绿交织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通州区持续加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制定实施分年度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推进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落户副中心并开市运行,北京绿色交易所提供集中统一的交易和结算服务,升级为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通州区作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之一,储备了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在内的150余个项目,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通州区同时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有效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开展无废工地、无废校园等建设工作。

 

通州区还将绿色理念融入重点工程项目全过程,强化绿色施工管理,积极创建“绿牌”工地,在3个大型项目中推广使用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技术,实现降尘、降噪等多方面效益。通州区大力淘汰国四及以下老旧货车和大中型客车;率先在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等建立清洁运输示范区,探索建立零排放货运车队。

 

通州区先后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签订“通武廊”系列生态环境领域合作协议,明确了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交界区域河流污染治理等9大合作事项。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深化区域联动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在协同发展中彰显金融担当
商讯
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国内首个绿建三星级标准地区
北京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通州老厂区变身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
北京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产业发展“三大工程”
北京
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2025年副中心城市建设再提速,民生福祉再提升
北京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