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农民进城已是大势所趋,中央一号文件如何推动农民群体融入城市?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编辑 樊一婧
2025-02-24 21:07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发布。2月24日,国务院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时提到,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农民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大势所趋。如何促进农民群体更好融入城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了四点部署。


202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韩文秀说,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和乡村之间流动,是我国现阶段甚至更长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存在的现象。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就是要促进这一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同时也要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推动财政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韩文秀说,政策目的就是要通过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激发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户籍政策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全国公开统一的户籍管理政务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等。韩文秀解释,这意味着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逐步使进城农民在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


在保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上,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同时要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韩文秀说,这方面主要考虑是,在农民和土地问题上,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农民在城里还没有彻底扎根之前,不要急着断了他们在农村的后路,要让他们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进退有据。

 

最后,在谈到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时,韩文秀指出,其中的关键在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把县乡村作为一个整体,一体化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他提到,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农服务方式,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等,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农业农村领域配置,从而推动各种优势要素资源用于乡村全面振兴。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这6类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你息息相关
乡村
专家解读一号文件深改议题:农村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乡村
有哪些“新信号”→
新京号
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第一看点
两会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邹彬:新型产业工人助力“好房子”落地
房产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来了
时事
头条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发布!释放五大信号→
新京号
从一号文件到乡村全面振兴规划,看清县域破除城乡壁垒“路线图”
乡村
不允许退休干部返乡建房,专家详解一号文件禁令背后深意
乡村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