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大气污染治理,为何把移动源减排作为新的突破口?具体怎么做?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2025-02-24 16:45

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大气污染治理,要把移动源减排作为新的突破口。这一安排有何考虑?具体怎么做?在生态环境部2月24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对此进行回应。

 

在人口密集城市,移动源已成污染物首要排放来源

 

李天威说,“十四五”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移动源的影响日益凸显,国内外的经验也证明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抓住移动源这个“牛鼻子”十分迫切,也非常必要。

 

从排放总量看,移动源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和24%左右。特别是氮氧化物,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等移动源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超过了900万吨。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3.36亿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462.8万吨,其中柴油车氮氧化物的排放占80%以上。在北京、上海、济南、杭州、广州、深圳、成都这些人口密集的城市,移动源已经是污染物首要的排放来源。

 

从实践成效看,这些年中国始终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作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在“十四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17%、工程机械保有量增长14%的形势下,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却下降了15%。

“基本上最关键的就是三招。”李天威说,一是疏堵结合,汰旧换新。累计淘汰高排放车将近50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比超过了40%,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国五及以上排放阶段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53%。二是优化结构,清洁运输。全国铁路货运量“八连增”,累计建成并开通铁路专用线530条,火电、钢铁、煤炭、焦化等行业的大宗货物清洁运输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三是突破非道,降低污染。累计编码登记工程机械433.5万台,国四非道路机械远程监控联网累计达到82.4万台。重点区域,重点航线,重点港口岸电常态化使用。机场非道路机械和场内车辆的电动化率世界第一。

 

从国际做法看,美国、欧盟都将移动源减排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升级排放标准,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的车辆、机械和船舶应用,推动高排放移动源淘汰,实施定期检测等,这些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减污降碳协同已经成为各国移动源排放管理的共识。

 

将加快移动源标准的制修订

 

李天威表示,大气环境司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包括加快移动源标准的制修订。对标欧美先进法规,研究制定轻型车、重型车的国七标准。同时,生态环境部也在研究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国五标准,实现排放控制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另外,强化机动车排放监管,推动重型货车退四、治五、管六、推新。退四就是要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的货车,治五就是严格整治国五货车的超标问题,管六就是要强化国六货车的智慧化监管,推新就是要加快推进新能源重卡的替代应用。“同时,我们还会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的专项整治,连续搞几年,坚决遏制弄虚作假这类行为的发生。”


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全面淘汰国一及以前的工程机械,重点区域推进国二工程机械的淘汰,重点提高机场、港口、园区等新能源机械和内部车辆的新能源比例。以标准的升级促进铁路内燃机车排放水平的提升。

 

持续推进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推进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重点行业大宗货物的清洁运输,推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周碳要闻:机动车排放国七标准加速制定(碳报第136期)
财经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专访秦昌波: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时事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勃勃生机
新京号
京津冀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雄安新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新京号
1-4月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10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3天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