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助推白酒国际化
新京报 记者 秦胜南 编辑 李严
2025-02-21 14:34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2月21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清晰地表达中国白酒特征,征求意见稿对“白酒”“酒曲”“发酵容器”等术语进行定义。此次修订首次建立了面向消费者的白酒品质表达标准化语言,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识别中国白酒特性,科学总结中国白酒的工艺特征属性,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蒸馏技术生产蒸馏酒的国家,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蒸馏酒,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以及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白酒行业持续努力推动我国传统白酒走向国际社会,白酒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白酒尚未建立统一形象,国际社会对中国白酒的认识仍然不清,造成白酒国际化进程缓慢。


因此,《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制定过程中,科学总结中国白酒的工艺特征属性,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描述,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白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此次修订首次建立了面向消费者的白酒品质表达标准化语言,更加直观地展现中国白酒特性,丰富和完善标准技术内容,创新产品标准的表达形式,推动白酒产业的标准化、国家化、规范化发展。


为清晰地表达中国白酒特征,修订稿对“白酒”“酒曲”“发酵容器”“蒸馏容器”和“贮存容器”等术语进行定义。其中,“白酒”定义中强调了谷物和酒曲的使用,同时描述了白酒基本的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的生产过程。“酒曲”是中国白酒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重要标志。酒曲的定义中,明确其原料、生产特点及其作用。“发酵容器”“蒸馏容器”和“贮存容器”中分别列举出特色容器名称。上述术语和定义进一步明晰了中国白酒的典型特征。


本次修订将理化指标不再区分高低度,删除了按酒精度分类。此外,修订稿中充分结合白酒生产工艺现状,系统总结和抽提传统中国白酒生产工艺特点及共性,针对生态环境、原料、原料处理、酒曲、发酵、蒸馏、贮存、勾调等工艺环节提出相应控制要求。


编辑 李严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秦胜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外国消费者不理解白酒?这项标准助推白酒国际化
消费
两会声音丨从制定标准到推动申遗,多位代表委员聚焦白酒出海
消费
茅台这份成绩单背后的转型努力,让穿越新周期更有底气
财经
新国标重塑威士忌行业:生产规范升级,消费选择更透明
消费
产品覆盖80个国家和地区,洋河要让世界读懂中国
消费
务实求变,五粮液绘制白酒发展新蓝图
消费
持续上榜中国农业企业500强!顺鑫控股又创佳绩——
新京号
对年份较“真”,洋河打造高端年份老酒赛道范本
消费
西凤集团创新求变,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消费
酒业:年轻化、高端化凸显 向品质与品味进阶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