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从“首战”到攻坚 辽宁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振兴东北
新京报 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2025-02-19 16:04
2025年辽宁GDP增长目标确定为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

在“新春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后,辽宁省举办了7场系列新闻发布会,总结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及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尤其是2月14日至15日,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总结会上,吹响了新一年的“冲锋号”。


2023年作为首战之年,《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简称“《三年行动方案》”)发布;2024年作为攻坚之年,辽宁GDP同比增长5.1%,连续8个季度赶超全国水平,位居全国第16位;2025年,辽宁GDP增长目标确定为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8%。


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辽宁曾创造了1000余个共和国工业史上的第一。如今,在深入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背景下,辽宁又将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样本?


GDP增幅连续8个季度赶超全国水平


辽宁有诸多身份标识,其中,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辽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不过,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束缚辽宁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为此,《三年行动方案》中强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历经两年,从2024年来看,辽宁GDP同比增长5.1%,连续8个季度赶超全国水平,总量居全国第16位。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已有11个市GDP总量超千亿元,沈阳、大连则逼近万亿元,特别是大连,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2024年,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创十年来最好成绩。其中,盘锦、葫芦岛、本溪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产业转型升级是辽宁工业振兴的必经之路。目前,辽宁正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型升级。2024年,辽宁新型隐身战机歼-35A、1000千瓦功率等级内电混合动力机车、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用曲轴等创新成果相继亮相。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辽宁沈阳航空集群、沈阳大连工业母机集群、大连盘锦绿色石化集群等3个集群入选,辽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4个。2024年,辽宁22个重点产业集群营收占全省规上工业约61%,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营收比重首次超过1/3。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下一步,先进制造业仍会是辽宁经济的发力点。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长征表示,2025年,围绕22个重点集群,打造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


据悉,近日,辽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面向全省人社领域出台若干措施,加强人社领域“一揽子”政策供给,用好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降费率等惠企减负政策“工具包”,提出支持加快建设22个重点产业集群,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关键一仗


近日,辽宁省14市陆续公布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增长目标也全部揭晓。2025年,辽宁GDP增长目标是5%以上,各市均不低于此。具体来看:阜新为6%以上,本溪、锦州为6%,朝阳为6%左右;沈阳、大连、丹东为5.5%以上。


对此,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方案。今年很多城市都经历了去年的压力测试,对风险环境都会有清晰的认识,所以确立的目标较为稳妥。



从目前来看,东北地区在机制体制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引入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未来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辽宁而言,营商环境是事关全局的发展战略问题。为此,辽宁开年即锚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如鱼得水’的获得感、‘如沐春风’的礼遇感、‘如鸟归巢’的归属感。”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说,“谁破坏辽宁的营商环境,谁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振兴发展,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未来,就是在破坏辽宁人民的幸福。我们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在陈耀看来,由于受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改革需要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辽宁是整个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的体制机制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改革需要寻找切入点,目前重点是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可以说,辽宁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是抓住了根本。


“目前各地的竞争实际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要素资源的争夺关键在于营商环境,其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法治政府、政府信用、政府服务意识和行政效率等,都需要扎实做好。”陈耀表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内涵很丰富,不仅需要细化,逐条对标发达地区和国际标准,还要有具体的措施和行动。


盘和林也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为辽宁带来新的资金和技术,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另外,良好的营商环境也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等手段,可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对于辽宁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实现创新驱动,能够提高科技包容性,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从而鼓励创新。良好的营商环境还能够实现人才集聚。”盘和林如是说。


优化营商环境也被辽宁视为《三年行动方案》要打好的关键一仗。2月12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杨哲表示,2024年,省纪委监委全面梳理、立案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5439件。今年年初,省纪委监委以“一号文件”,向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方案》。


政策“组合拳”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


“辽宁优化营商环境是为招商引资提供助力,引进能促进产业转型的大型企业。毕竟此前东北的投资环境,让大家有些余悸。从目前来看,寻找头部企业更需要走出去。不仅需要吸引国内资源,还要吸引国际资源。今年开春,许多地方组织团队到国外招商。”陈耀说。


“辽宁过去与一些国家的城市和企业是友好城市以及合作伙伴的关系。鲁尔区是德国的老工业基地,目前早已经转型成功。现在可以走出去,学习经验和招商引资等结合起来,加快转型。”陈耀还建议,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开放合作,辽宁距离京津冀近,沈阳与北京是对口合作城市,可以加强重大区域间的合作,吸引更多资源,在辽宁形成集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月13日,郝鹏在沈阳会见德国德科斯米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布兰德尔一行。德科斯米尔集团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20多年一直深耕辽宁市场,2023年在沈阳设立中国区总部,这也是对辽宁营商环境和发展预期投下“信任票”。


据悉,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样本,辽宁近年密集出台稳经济政策组合拳。2月6日,辽宁省发布《辽宁省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政策举措》,此次政策重点加大工业项目支持力度,覆盖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及未来产业布局,同时延续促消费活动等既有举措。


对此,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韩冰表示,对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今年辽宁提出了加大对工业项目建设,推动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提升电商供应链服务水平,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建设“沈大氢能高速走廊”,提升养殖场智能化水平等9条政策举措。其中,对于符合要求的工业建成投产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支持。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辽宁的工业转型发展仍将承压前行。对此,盘和林则建议,扩大民营经济在辽宁经济中的占比,要针对民营经济出台政策;要适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包容性的政策环境欢迎民营企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财政要向人才倾斜,留住人才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辽宁《三年行动方案》决胜之年。郝鹏强调,要抓好稳油、稳钢、稳车,推动产业优化布局和升级改造,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并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补短板过程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振兴发展新引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制图 师春雷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袁秀丽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互动测试!“十五五”规划建议100题
新京号
一诺千金 烟台重奖83家实干企业
新京号
重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一看点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重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