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福田区已上线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图/IC photo
“AI公务员”来了。
据广州日报消息,深圳市福田区日前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数智员工”,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据报道,目前福田区已上线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通过240个政务场景终端的精准解析,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其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干得快、错得少、懂得多”。如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应该说,在AI于各个领域的应用加速普及的今天,这样的“AI公务员”的上线并不算太让人意外。当然,“AI公务员”无论再怎么聪慧,在短期内恐怕都无法做到对人工的完全替代。但长期来看,建立在“人机协同”基础上的新政务系统将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之前一些地方的政务服务大厅早就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只不过,它们主要是用于作一些浅层次的服务,如智能迎宾、导览讲解等。而这一次,福田区推出的基于DeepSeek开发的“数智员工”,覆盖了政务服务全链条,在应用范围和深度上都有了更大的升级,属于一种系统性的智能化改造。
“AI公务员”率先在政务服务系统上线,这与该领域的特殊性有直接关系。因为政务服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度标准化、规范化,而这些恰恰是AI最擅长处理的任务,也是相对于“人”最大的比较优势所在。
比如,“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分析时间缩至分钟级……这些都是人工服务没法比拟的。
可以说,在政务服务领域积极应用“AI公务员”,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节约资源,也能进一步推动服务的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还要看到,积极应用“AI公务员”,离不开大量政务数据的跨部门整合共享和办事流程的进一步改造。由此在客观上也将加速打破政务信息壁垒和“孤岛”,推动各领域服务流程的再优化。
从更深层次上说,随着更多的政务服务系统积极接入AI大模型、上线“数智员工”,引发的将是新一轮政务服务系统质效改革,也将对政务服务理念和思维带来新的触动。
当然,这种系统性革新,难免需要一个逐步磨合的过程。一方面,作为一项新事物,其综合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和跟踪评估。同时,办事民众对于“AI公务员”可能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在初期做好相应的人工服务引导很重要。
另一方面,现实中可能出现超出AI应对能力的复杂场景,这依然需要人工服务及时做好补充,如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务服务才能高效又不失温度。
AI浪潮加速涌来,任何体系都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在趋利避害的前提下积极拥抱这种变化。政务系统所展现的态度,更对社会具有示范性。因此,应该乐见有更多的诸如“AI公务员”这样的尝试。
撰稿 / 吴振(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