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记者从2025年北京水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北京全年新开工项目240个,总投资1200亿元,相当于过去6年开工项目总投资之和,全年完成水务投资相当于前三年的总和。新开工项目数和完成投资数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二道河、西峰山水库等“长远高质量发展”项目完成立项
北京防洪排涝安全防线不断筑牢。过去一年,北京在永定河官厅山峡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治理积水点16处,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提高到36%以上。汛期快速处置86处(次)积水险情,指导属地转移避险3.9万人次,在降雨较常年偏多六成情况下实现平稳度汛。
灾后恢复重建54个“一年基本恢复”项目汛前全部完工,96个“三年全面提升”项目全部开工,二道河、西峰山水库等“长远高质量发展”项目完成立项,钻子岭水库实现开工。
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全部清零
首都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10年来,南水北调进京水量超过百亿,逾七成市民受益;密云水库蓄水量再创历史新高;地下水位连续9年回升,增加储量近70亿立方米;汛期水库拦蓄洪水6.37亿立方米,成为水资源保障的重要来源。
河湖生态持续复苏方面也有新亮点。北京市水务局推动出台《北京市水网建设规划》,五大河流连续4年全线贯通入海,永定河连续第二年全年全线有水,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全部清零,珍稀物种频现多个水域。各级河长督促整改3000余项河湖环境问题,全覆盖实施城乡清管行动,有效削减8.5万立方米淤积物入河。同时,去年完成25处农村供水设施改造、50个村庄污水收集治理,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排水服务保障水平。
此外,北京市还印发实施潮白河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推进实施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一河(湖)一策”,潮白河等累计补水9.6亿立方米,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南部骨干水系全域连通。
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
过去一年,北京水务部门积极争取国债资金644亿元,支持205个水务项目。发布“节水贷”产品达20亿元,居全国前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连续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在供水保障方面也有新进展。2024年,北京市建成门城、昌平、延庆(二期)地表水厂,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200余公里供水管线改造,管网漏损率降到8.5%以内。建成垡头等8座污水处理厂,新改建污水收集管线220公里、再生水管线100公里,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5%。
此外,建成南旱河、通惠渠等10项河湖提升工程,新增慢行系统70公里,潮白河顺义段正式通航,清河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亮马河成为滨水空间建设的金名片。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