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应对“不想上学”的隐性压力,专家支招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2025-02-13 18:45

寒假将尽,开学在即,一些孩子出现了不想上学的焦虑。

 

2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介绍,孩子们在生理、心理、社会层面都要重新适应,在正式开学前,可以进行相应准备,降低隐性压力。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介绍,国家卫健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等18个省份已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其他省份正推进相关工作。

 

开学在即,学生可提前进行“三重调试”

 

开学在即,一些孩子出现了不想上学、抵触的情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介绍,很多孩子还沉浸在享受寒假的“小尾巴”中。经过愉快的寒假,大脑已经适应了自由、放松、生活欠规律、低压力的状态。

 

面对即将到来的规则化的校园生活,从生理层面,大脑负责调控情绪的前额叶皮层需要重新适应。从心理、社会的层面,学习和社交的隐性压力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影响,比如担心作业没有高质量完成、新学期的学习任务、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等,特别是一些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可能还会面临与家人分别时的心理不适等。社交压力也会导致焦虑,特别是一些转校生和春季入学的新生,他们可能会担心交不到朋友,或者担心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群体。

 

面对这些情况,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有情绪是很正常的,可以心理减压和调整情绪,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如适当运动、放松训练等。其次要提前调整作息时间,保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一般可以提前一周或者三到五天,按照学校的时间表来安排起床和睡觉的时间,这样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新的作息时间,减少开学之后的疲劳感。

 

孩子们还可以根据新学期的课程安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另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是主动社交,开学之后可以主动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假期的一些趣事或者讨论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并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像班会、小组讨论,或者是一些集体活动。

 

三个技巧调整节后睡眠紊乱

 

节假日过后,有些人出现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睡眠浅、容易醒等睡眠问题。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介绍,节后睡眠紊乱和节假日期间生活起居不规律,与打乱了大脑“生物钟”有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推荐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规律。需要大概一周左右,在固定的时间睡觉、起床,重新树立生物钟的功能状态。

 

第二个关键词是收心。晚上所有的生物都进入了休息状态,所以晚上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比如体育锻炼,也不要在睡前做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脑力活动,否则会让大脑皮层兴奋,不容易放松下来。睡前玩手机是常见现象,手机蓝光会影响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是帮助睡觉的天然物质,因此也要尽量避免。

 

第三个关键词是自然。一说要收心,有人会早早到床上躺着,等着自己睡觉,这是过度紧张。其实今天睡得好一点、明天做梦多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假如已经进入障碍状况,就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可以从两个方面自我判断,一是睡眠质量,比如第二天是否觉得解乏、睡得深不深;二是睡眠数量,如果上述睡眠问题一周连续超过3天出现,而且持续3个月,就可以判断性质足够严重。另一方面,有主观痛苦或者影响到正常功能,就需要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如何应对孩子厌学与休学?
文化
当双向情感障碍的母亲遇上自闭症女儿|世界孤独症日
文化
业绩持续增长,宇通客车靠什么支撑?
汽车
探访丨过敏门诊爆满,今年花粉过敏为何比往年更重?
北京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2月17日北京中小学开学,这份开学攻略请查收
时事
大声谈论更年期:是动荡,也是令人惊喜的风景
文化
新闻8点见丨“大衣哥”朱之文把网暴者告上法庭;商家给少女文身为啥被罚?
时事
帮助中国企业出海、站上冬奥会赛场,他们的职场人生因留学而改变
教育
为什么我说班主任才是顶级牛马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