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2月12日,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经开区举办,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张强介绍,2025年“亦庄箭”计划发射超过40次,入轨卫星超过130颗,4型新型火箭有望首飞。
北京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形成“南箭北星”产业格局,经开区是“南箭”的主要承载区,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建企业。张强表示,商业航天是地区产业的催化剂,以航天技术为核心,带动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从材料研发到电子制造,从软件编程到精密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高端人才不断汇聚,将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4年“亦庄箭”成功发射13次,入轨卫星超过80颗,亦庄一箭多星、海陆并发、星箭协同已成为常态。北京亦庄加速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规模化迈向新阶段,2024年空天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汇聚空天企业超过160家,16家企业进入我国商业航天百强榜单。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度占全国75%,商业互联网卫星企业集聚度全国最高。
下一步,北京亦庄将加快推进商业火箭卫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高可靠、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加速大中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力争2026年入轨。同时,还将筹建2座以上火箭工厂、互联网卫星示范产线和产业园。预计到2028年,亦庄箭发射规模近百次,低轨运力达到1000吨,互联网卫星发射能力达到2000颗。
北京亦庄还将加快培育应用场景,加速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推动商业航天在车联网、6G、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示范应用,推进军民融合、科文融合发展,培育商业载人航天、在轨作业、月基制造等未来业态。打造商业航天、低空技术、自动驾驶、具身智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城市系统融通“一张网”,建设空、天、地、海、测、运、控、管“一平台”。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