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今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下雪好还是晴天好?年景如何?看农谚咋说
农民的小帮手
2025-02-12 11:00
进入农民的小帮手阅读更多内容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等,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节日之一。在元宵节这天,人们会通过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的民俗活动,来庆祝元宵佳节。

 

民间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流传着不少谚语,其中,有一部分谚语,通过正月十五当天是晴天还是下雪天,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专业术语称为“韵律”,指的是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农谚不少朋友都听过,就是很明显的韵律关系。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十五当天乌云满天,把月亮都给遮住了,那么,到了次年正月十五的时候,就会出现下雪的天气现象。

 

本篇内容,笔者要说的这几句农谚,通过正月十五当天的天气,预测当年后续一定时间内的天气好坏。那么,正月十五当天到底晴天好?还是下雪好呢?看完就有答案了。

 

“正月十五晴,春天少雨淋”

 

这句农谚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十五是晴天,那么,当年春天降雨会比较少。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说,下雨天不利于出行,如果都是以晴天为主,算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农谚一般都是从农耕的角度出发,对于田间的农作物来说,春天对于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大,充足的水分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春雨贵如油”这句谚语中也可以看出,春天的降雨非常珍贵。

 

因此,单从这句农谚所表达的含义来说,正月十五当天晴天,预示着后续降雨较少,不利于田间农作物的生长,也就说明晴天是不好的。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这句农谚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十五下雪了,那么到了当年清明节前后会有降雨。元宵节又称为“灯节”,“雪打灯”的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五下雪。

 

那么清明节前后下雨好不好呢?农谚说“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大家都知道,以前秀才中举是非常难的一件事,通过此比喻手法,来说明清明前后下雨的稀缺性,同时也说明了重要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及春季作物的播种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 “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的说法,如果清明前后有降雨,当年了小麦会有好收成。以前种地遇到田间干旱时,没有灌溉条件,只能等雨,而清明前后,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充足的雨水促进了小麦的生长,也就能获得丰收了。

 

因此,单从这句农谚所表达的含义分析,正月十五当天下雪,预示着后续雨水会比较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就说明了下雪是好的。

 

“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定有好收成”

 

这句农谚所表达的意思和上述有类似之处,如果正月十五当天下雨了,预示着当年的庄稼收成比较好,会获得丰收。

 

以前种地和如今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前由于种植水平落后,当年风调雨顺了,产量就高一些,如果降雨较少,或者农业病虫害发生严重,庄稼产量就下降,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绝收。

 

按照上述谚语所表达的含义,正月十五当天下雪了,后续一段时间内,降雨比较充足,很好的缓解了干旱情况,庄稼自然会有好收成。和第2句所表达的意思一样,正月十五当天下雪是好的。

 

通过上述3句农谚分析得出,单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正月十五当天“宜雪不宜晴”,当天下雪后续降雨多,当天是晴天,后续降雨少。

 

今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这里是晴天,你们那里呢?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要吃饭,望元宵”,今年是好年景吗?正月十五能预兆,是好是坏?
新京号
今日大雪节气,大雪当天下雪好还是晴天好?农谚咋说?
新京号
今日进二九,下雨好还是晴天好?有啥预兆?看农谚说法就知道了
新京号
今日冬至,当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为什么有争议?农谚有说法
新京号
今日下元节,“冷不冷,就看十月十五”,今年冬天冷吗?看农谚咋说?
新京号
今日霜降,“冷不冷,看霜降”,今年冬天冷不冷?看农谚就知道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