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三,2025年国家级非遗枫亭元宵游灯在仙游县枫亭镇拉开序幕,进一步展示国家级非遗风采,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今年元宵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元宵节,枫亭元宵游灯习俗作为福建省9个“春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之一,习俗始于宋代,传承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游灯活动在枫亭集镇区的霞桥、霞街、兰友、学士社区依次举行,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游神、古巫、武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构成千年古镇的独特民俗。
当天下午,在枫亭镇区游灯线路沿线,游灯队伍已经早早在此集结,由蜈蚣灯、松树灯、花篮灯等组成的灯架队阵容壮观,作为枫亭元宵游灯的重头戏和非遗传承的重要内容,为迎接今年游灯,枫亭镇当地的工匠们从去年就开始准备,历时数月制作彩灯,灯艺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蜈蚣灯传承人 陈维雄
创作这个,毛竹是我们从九月份精选出来的,经过加工、熏、烤等之类的,一步一步拼接出来的,又加上现在工艺与以前宫廷的工艺相结合做出来,大概做这些要一个月多的时间,以前是抬的,巡游出去要抬出去,现在用车子推出去的,现在制作这个过程实在复杂,现在我们也在教下一辈传承下来,一步一个教给他们。
除了传统民间灯艺展示外,近年来,枫亭游灯还将曲艺、舞蹈、杂技等各类艺术融为一体。游灯队伍中,仪仗队簇拥着装饰精美的头牌主匾前行,舞龙舞狮、腰鼓队、踩高跷、舞蹈方阵则穿插在各式各样的游灯方队之中行进,随着现代元素的不断融入,也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枫亭当地年轻人参与到游灯这项非遗活动的传承中来。
表演者 高可翌
小时候在家门口就看到游灯,一直没有机会参加,现在长大了终于能够参加这个活动,我就觉得非常有意义。同时,枫亭元宵游灯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枫亭本地人,我希望通过我自身的力量一同去参与到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通过参与进行推广,让更多人能够了解,了解我们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喜爱这个文化。
表演者 薛建藤 薛建鹏
枫亭游灯是我们这边枫亭独特的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这对双胞胎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次活动。希望参加这次游灯活动可以将我们枫亭的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这项文化,并且传承下去。
如今,国家级非遗枫亭元宵游灯已经成为福建民俗文化一绝,更是仙游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每年元宵期间,枫亭游灯都在枫亭镇如期上演,一架架彩架灯、一个个方阵,鳞次栉比,浩浩荡荡,吸引了八方游客来此一睹风采。
上海游客 唐琴
我是从上海来的游客,我是寻找了今年中国最热闹的、有年味的城市在哪里,知道了莆田,我们一路过了年之后来的,来到莆田,在这边已经待了第五天了,每天都在跟随莆田公布的官方消息,一路追随着,哪里热闹就去哪里,所以今天来到了仙游县枫亭镇最热闹的万人游彩灯闹元宵。
泉州游客 王宝花
我是从泉州过来的,听说枫亭游灯很漂亮,很好看,我就一下班坐动车过来看一看。
香港游客 欧雅玲
今天刚刚从香港赶过来看这个枫亭的元宵(游灯),因为很欣赏这些传统的文化在枫亭还保持的这么好,每一年我都会从香港回来看这个元宵(游灯),彩架、鼓队都是很漂亮,所以希望这个传统可以继续在今后保持。
香港游客 曾皓铭
我好喜欢枫亭的舞龙舞狮,踩高跷还有彩灯。
仙游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望 陈婉珊
编辑:林晓媛
值班主任:朱贞凡
审核:吴建辉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