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用氢氧末级模块实现首次飞行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2025-02-11 19:44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2月11日17时3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此次任务中,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通用氢氧末级模块实现了首次飞行,该模块后续将通用至其他型号运载火箭,进一步提高我国运载火箭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据火箭院刘立冬介绍,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二子级暨通用氢氧末级箭体直径3.35米,配置氢氧发动机,具备双向摇摆、两次起动能力,采用共底贮箱。

 

通用氢氧末级的研制起始于2017年,火箭院面向“先进性、低成本、高可靠、易操作”的市场需求,按照“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研制思路,以提升技术水平、任务适应性和培养人才为目标,启动了前期论证和相关技术攻关工作。2022年8月,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启动研制,二子级明确采用通用氢氧末级方案。

 

为什么设计通用氢氧末级?据介绍,以液氢、液氧为燃料的火箭末级具有比冲高的特点,使火箭能够以较少的燃料获得比较大的推力,是目前我国掌握的比冲比较高的推进剂。

 

在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型谱规划中,未来中高轨运载火箭主要构型均采用氢氧末级。在通用氢氧末级出现前,我国仅有直径为3米的氢氧末级,从箭体直径、动力系统优化方面已不能满足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发展需求。

 

选择氢氧末级这一模块进行通用化设计,可满足后续我国新一代中型火箭统一产品规格,提升模块级产品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通用氢氧末级的末级结构效率接近0.87,这一数值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刘立东说。

 

在通用氢氧末级的研制过程中,火箭院采用了总体一体化设计技术,针对产品需要适应基于多个型号的接口及功能,对电气、机械、气液、箭地等接口采用了通用型设计。优化了各系统功能,在满足功能前提下,合并统一单机接口、优化生产流程、简化工艺状态,采用大直径氢氧共底贮箱以适应大规模批产设计。

 

刘立东介绍,此次发射任务不仅验证了火箭院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共底贮箱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还为未来火箭院新型号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长六改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1星-06星
时事
32项技术改进,长二F火箭首次搭载全国产化高清摄像头
时事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第一看点
实现多个首次,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时事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实现五大核心技术突破
时事
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总设计师透露“月球建房”
北京
六大看点,聚焦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
时事
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总设计师解读火箭特点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今日闹元宵,这些活动别错过;泰国断网打击跨国诈骗
时事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