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解密北大 | 北大是一个大学校吗?论北大校名的由来
北京大学
2025-02-09 14:24
进入北京大学阅读更多内容

 

 

多年前,刘震云老师凭借一句“我考上个小学校叫北大”喜提凡尔赛名场面。此话一出,大家都懵了,啥情况?北大啥时候成“小学校”了?这到底是怎么个事儿?别急别急,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解密北大”,扒一扒北大到底是“小学校”还是“大学校”!

 

点击视频,了解北大校名的由来↑ 

 

01

 

北大诞生记:从“戊戌变法”到“京师大学堂”

 

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启了“戊戌变法”的序幕。7月3日,梁启超先生代为起草的《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拟开办详细章程折》获得批准,中国近代第一所由中央政府直接创办的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正式成立。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更奠定了北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梁启超起草的《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拟开办详细章程折》

 

 

京师大学堂牌匾

 

02

 

名字变迁史: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辛亥革命后,京师更名为北京,京师大学堂也随之改名为北京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建议将北京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5月3日,民国政府正式颁令改名。

 

 

蔡元培先生

 

至于“北京大学校”何时简化为“北京大学”,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大约在全国各地“学堂”陆续改名为“学校”后,开始时,人们还称XXX小学校、XXX中学校、XXX大学校,时间长了,便逐渐简化为XXX小学、X XX中学、XXX大学。现有的文献里也可以看到有一段时间“北京大学校”和“北京大学”是混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大学校逐渐简称为“北京大学”“北大”,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春北大招收了一批女生为旁听生,并在秋季正式招收女学生。这一举措开创了公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河,为推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北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为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北大首开大学教育男女同校的先河

 

03

 

校名背后的故事:毛主席的“题字”

 

1949年12月27日,北大迎来五十一周年校庆纪念日。为了制作新的校徽,北大邀请毛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信中附寄了一张纸,纸上有文书刘椿年画的一个长11厘米、宽3.1厘米的长方形框,框下标注“北京大学”四个字,供毛主席书写时参考。1950年3月17日中共中央秘书室将毛主席为北大校徽的题字放在一信封内送给北大,并附言:“寄上毛主席为北大校徽题字,敬请收查。”

 

 

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大学西校门牌匾上的校名正是由毛主席书写的校名放大而成的。

 

 

04

 

北大今朝:中国教育的“领头羊”

 

如今的北大,肩负着传承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重任,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始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努力当好中国教育的领头羊。在这里,无数学子追逐梦想,无数学者探索真理,北大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看完这些,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北大“上乘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是一所承载着中国教育历史与未来的“大学校”。它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引领着中国教育的未来方向。

 

如果你对北大还有更多好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一起解密北大。

 

信息来源 | 融媒体中心 校史馆

 

文字 | 石雯茜

 

视频 | 石雯茜 封昌炜

 

指导 | 林齐模 王昆

 

责编 | 张光启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解密北大 | 北大的校训是什么?
新京号
新开一门课!带你逛北大、清华
新京号
和北大的他们一起,哈哈哈哈哈哈哈
新京号
AI浪潮录丨对话刘知远:通往AGI不易,长跑要顶住资本寒冬
科技
学者的道场:四壁图书中有我——《坐拥书城》和《第一等好事》读后杂感
新京号
东亚的心理咨询室里,坐着许多说不出自己感受的人 | 专访
文化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北大博士毕业回家乡!一等功!
新京号
2024,他们离我们远去
文化
我们班的奋斗史:从南大数学系77级毕业之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