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文件要求,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
文件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鼓励通过发布流转价格指数、实物计租等方式,推动流转费用稳定在合理水平。
自2018年起,关于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便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当时的文件要求是“衔接落实”,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此后,从2020年起,土地延包“试点”便成为一号文件的常驻关键词。2020年,文件要求开展相关试点,并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2021年,文件进一步要求,在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试点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2022年到2024年,土地延包试点的范围,从县到省不断扩大,并要求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
梳理近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可清晰地了解到我国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的步伐脉络。关于土地延包的相关政策,中央一号文件从最初短短的两行字,到2025年政策已更加具体、周全。根据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未来几年,我国还将有序推进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