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荣归故里”计划赋能现代化新荣成建设
荣成融媒
2025-02-04 15:31
进入荣成融媒阅读更多内容

“人才是第一资源”,正是基于对人才引育重要性的认识,2022年2月8日,荣成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动员大会提出,聚焦聚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荣归故里”计划,从在外能人回归、推荐项目信息开始,打好“乡情牌”,引得“雁归来”,营造高质量发展优质环境和浓厚氛围。由此,拉开了实施“荣归故里”计划的序幕。

 

2022年以来,荣成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荣归故里”计划,以“荣归故里·成就未来”为主题,鲜明倡树“城市合伙人”理念,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文生态,进一步激活人才引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城市合伙人”团队,共同谱写了“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建设的崭新篇章。荣成市先后获评2次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2次“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市”“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山东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市”等多项荣誉花落荣成。

 

 

强化顶层设计

 

荣成市委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进行谋划,为实施“荣归故里”计划提供根本遵循。

 

明确计划实施路径。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荣归故里”计划的实施意见》,以“荣归故里·成就未来”为主题,以“荣成本土、荣成在外、外地来荣”等三方面人才为主体,设计了4大类、16小项具体措施,倡树“五有”导向,让各类人才在“生产上有帮助、生活上有关怀、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激励、政治上有荣誉”,提振各类人才的使命感、认同感和责任感,集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倡树城市合伙人鲜明导向。通过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吸引各类人才以“城市合伙人”的姿态与市委、市政府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最终目标是让本土企业家更有光荣感,更值得全社会尊重,为荣成发展奉献自己、燃烧自己;让荣成在外能人记得住乡愁,时刻关心牵挂支持家乡的建设;让外来投资者被荣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所吸引,使荣成成为国内外投资的洼地、人才的高地;让所有参与现代化新荣成建设的人成为城市合伙人。

 

 

顺畅对接渠道

 

从“建立人才信息库、开展常态化联络、发挥智囊团作用”三方面入手,加密与各类人才的对接联系。

 

建立人才信息库。面向“荣成本土、荣成在外、外地来荣”三类人才,发动全社会力量开展摸底调查,建立“荣归故里”计划人才库,先后将1410名重点人才纳入数据库,“一人一档”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确定93个部门单位分包对接、精准服务。

 

开展常态化联络。一是利用五一、端午、十一、春节等节点,采取“小分队”走出去与人才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密与人才的沟通频次,引导各类人才提报“助力荣成”意向800多条,其中255条已转化为项目或行动。二是常态化举办“下午茶”畅聊活动160多场次,由7大产业链链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链上企业面对面交流畅聊产业发展、企业诉求,为企业解决要素保障等问题1000多件,暖心“下午茶”喝出“发展味”。三是打造了3处“荣归故里城”、22处镇街“荣归故里”会客厅,成为各级与各类人才互动、宣传推介、解读政策、双招双引的主阵地,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00多场次,对接项目170多个。

 

发挥智囊团作用。聘任53名企业家及高层次人才担任“荣成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城市发展献智献力;依托“经济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市级“两代表一委员”、高层次人才等智囊团成员,开展“我为荣成发展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6次,评选出“金点子”71条,纳入市委、市政府决策,成为解锁荣成产业发展、助力精致城市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的“金钥匙”。

 

 

务实关爱举措

 

着眼强化生产圈要素保障、优化生活圈贴心服务,打出服务“组合拳”,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文生态和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搭建全省首个县级一体化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制定加快高质量发展“1+N”政策,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码通办”“免证即办”,构建起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推出一揽子务实举措。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荣聚英才”21条等政策措施,建立分包联系企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服务机制,摸排企业需求、倾听企业心声;为100多名优秀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分别发放“企业家服务保障卡”“惠才卡”“私行联名卡”“中医保健诊疗卡”,从交通出行、医疗保健等十几个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在全市23个单位、100个服务窗口设置了“绿色通道”,累计服务1800多人次,涉及服务项目60多项。

 

落实企业家“站C位”制度。为企业家送去政治、社会、法治、成长、生活5重关怀礼遇,倡树“关心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招募合伙人”1个发展导向,实现政企沟通、政策兑现等8项闭环服务;每年的5月18日,隆重举行“荣成企业家日”,集中开展上门服务、送政策进企业、举行恳谈会、实地观摩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建成“荣归故里”主题广场,设置纳税30强企业旗阵,展示企业形象,展播人才事迹,以一座城的名义礼赞企业家;开展“三问一评”“百企评部门”活动,真正把评价部门的权力交到企业手中,全市行业主管部门、垂直“双管”单位平均履职服务满意度超过97%。

 

 

推动产才融合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蓄足后劲。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实施“荣归故里”计划的落脚点,先后举办海工装备、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等产业推介大会50多场次,接待客商2000多人,落地实施过30亿元的重大项目5个;举办预制菜、房车、新能源产业季度沙龙,邀请行业领域专家或头部企业负责人担任主讲人,与链上企业共话产业发展;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荣成行”、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会等活动,邀请150余名高层次人才来荣与80余家企业对接,新创设省级以上博士后创新平台6家,引进博士后29人,平台数量累计达到15家,累计引进博士后74人。2022年以来,引进青年人才累计超过1万人。

 

深化品牌宣传

 

各级各类媒体联合打造全媒体矩阵,广泛宣传“荣归故里”计划工作成效。其中,新华社《瞭望》周刊刊发荣成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署名文章,新华社《山东智库报告》刊发的《如何让企业家站稳“C位”——“荣归故里”工作观察》、威海统战《专项民主监督报告专刊》刊发的《关于打造“荣归故里 成就未来”营商品牌有关情况的民主监督报告》,先后被威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相关经验在全威海推广。

 

-END-

 

签审:于军鹏

 

审核:张文杰

 

责编:胡思慧‍‍‍

 

编辑:邵楠‍‍‍

 

来源:荣成市委“荣归故里”计划工作专班办公室 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荣成融媒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广州落地全国首个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医疗采购资金结算场景
财经
【荣归故里 成就未来】汇聚城市合伙人智慧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智力支撑
新京号
【荣归故里行 浓浓家乡情】李甲年:二十五年 我坚定选择荣成
新京号
北京出台13条措施促进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发展
北京
【荣归故里情 谁不说咱家乡好】李甲年:二十五年 我坚定选择荣成
新京号
170家优质企业携4000多岗位开启“抢人”模式!
新京号
怀柔科学城首个AI大模型“玄黄”首发!
新京号
尹力深入医疗机构调研,要求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取得新突破,让群众获得更方便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北京
项目落户、政策发布→
新京号
2025年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在河北迁安举办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