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及过年,你的童年记忆里
是否藏着灶火的微光、鞭炮的脆响
还有儿时玩伴的笑靥
如今,时光何以提笔
在又一年的幸福与憧憬中
轻蘸往昔的温暖
缓缓勾勒出新春佳节的模样
寒假归家的北大学子
已从五湖四海,传来自己的答案
家中,年夜饭的腾腾热气
氤氲着阖家团圆的喜悦
街巷,烟火的绚丽光芒
点亮空前欢腾的夜晚
校园,挂起的灯彩红笺
具象化着无言的陪伴与温情
让我们一起跟随北大学生们
敏锐的镜头与细腻的笔触
透过他们青春洋溢的视角
真切地触摸新春每一处温暖的角落
翻阅乙巳蛇年的年味篇章
年味时刻·01
大街小巷年味浓
胡金博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2级本科生
广州的年味是满满整条街的红韵,红色灯笼高高悬挂在每一家店铺前,鎏金的福字与锦绣的灯笼交相辉映,熠熠生辉。街道上人潮涌动,粤语的谈笑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李宜倢
中国语言文学系22级本科生
春节的市场格外热闹,海港特产堆成一座座小山丘等待过客光临,对面摊位飘散旗鱼松的香味,生鱼片专卖店人潮络绎不绝,风里夹杂海水的咸,是海边小镇独一份的味道。
张子璇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级直博生
坐电梯时不经意地抬头便看见了这一幕,扑面而来的幸福感让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此刻,一串串红色的小灯笼高高挂起,一抢而空的购物车,人们拥挤着搜罗要买的年货,热闹!真是热闹!我和妈妈也加入其中,买了徐福记、金丝猴奶糖、零食大礼包,还有必不可少的看电视搭子——瓜子!大包小包拎回家,过年的快乐无非就是这样简单!
张一涵
新闻与传播学院23级本科生
积雪、月光、烟火气,氤氲着、凝结着,汇聚成八坊十三巷中浓浓的年味。正如那一大把糖葫芦与袅袅升起的甜蜜雾气。
年味时刻·02
天南海北年夜饭
张子璇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级直博生
过年当然少不了我们烟台特色的年味花饽饽!每年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蒸大饽饽,寓意来年发大财。作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饽饽以面粉为原料,包含和面、发面、揉面、精心捏型、细致雕刻、锅蒸以及上色等多个步骤,纯手工与天然原料相结合,不添加任何色素,完美融合了各类食材的丰富营养。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花饽饽是我们烟台人的独特年味!
许诗蕊
生命科学学院22级博士生
青蛇送喜,欢喜添福。蓑衣刀法雕刻下的青蛇绿意盎然、步步高升,承载一年的好运也绵延不绝。黄瓜清冽,番茄酸甜,创意凉菜的背后寓意新年多滋多味的生活。
杨墨
第五临床医学院21级本科生
人间至味是团圆,一桌家宴藏山海。过年是一大家人相聚的时光,饺子在沸水里翻腾出圆满,海味在蒸汽中蒸腾出思念。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拿手菜,各种美味佳肴齐聚一桌,觥筹交错,欢乐谈笑间,年味更加浓郁了。
陈胜业
国际关系学院21级本科生
摄于马来西亚。大年初二晚餐后,和家人一起写了春联。大家挥毫写下各种祝福语,同时用中英文寄寓对新年的美好愿景。
徐治荃
电子学院23级博士生
年夜饭的餐桌上,摆满了熟悉的川菜,照片定格了味道,也定格了记忆,让我们珍藏这份记忆,带着这份温暖和力量,继续前行。
年味时刻·03
灯笼烟花缀流光
马超
物理学院15级博士生
最近几年,每次春节回家都会跟小伙伴一起用无人机俯瞰人间烟火。通过不断的摸索,有幸定格下诸多意想不到的美丽瞬间。镜头长曝光之下,炸裂的烟花如巨型花朵在夜空中绽放,那些光轨似火流星般划破天际。最为震撼的是,到了除夕午夜家家户户纷纷燃放烟花爆竹,这是故乡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这种集体式“狂轰乱炸”往往持续至少40分钟,令整个故乡浸没在烟火的海洋之中,如梦似幻,无疑是一年中最为热闹欢腾的时刻。从高空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焰火纷纷绽放,编织出一幅璀璨夺目的新春画卷。
张译
公共卫生学院24级硕士生
沉疴新愈,焰火灼春。
卢静
医学技术研究院21级本科生
年前和家人一起看了烟花秀,与花朵一样绽放的烟花不同,这一簇烟花在夜幕中“流淌”下来,更像是秋收时金黄的稻穗,爷爷说这寓意着“稻谷丰盈,粮食满仓”。我也在心中默默许愿,希望今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
朱成轩
智能学院23级直博生
正月初四,我带着久居城区的朋友来到乡下,找到一处空旷的田野,准备燃放一些烟花——这是城区无法体验的活动之一。朋友从一开始的害怕,到逐渐能捂着耳朵欣赏夜空中烟花的图案,到手持“加特林”烟花玩耍,似是一种“走出舒适圈”带来的乐趣。烟花的美转瞬即逝却余韵绵延,是过年不可或缺的元素。
江欣越
城市与环境学院22级本科生
年夜饭后,小表弟在门前噼里啪啦地玩起烟花,只觉得年味氤氲而富足,空气中满溢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张一涵
新闻与传播学院23级本科生
除夕的年夜饭后,和家人一起散步。行道树上挂满大大小小的灯笼,与远近的炮竹烟花相映衬,雪后凛冽的空气盈满浓厚的年味。
徐治荃
电子学院23级博士生
腊月,昌平新校区已备好过年的氛围,夜色未深,红灯初上,在实验室旁记录下龙年最后一次金星伴月。
翟梦坤
城市与环境学院21级博士生
春节拍摄了一组古建筑,大红灯笼装点下的斗拱飞檐也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氛围,儿时总嫌香火呛人,现在也逐渐多了一份亲切。
年味时刻·04
乡间染就新岁颜
项廷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4级直博生
南方不少乡村仍有自己腌制腊肉的习惯,采风时偶然发现腊肉和用于土灶的炒锅一起悬于春联前,构成极具代表性的年节图景。
项廷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4级直博生
春节假期我深入婺源的徽派古村寻找素材,偶遇村民们聚在路口打牌闲聊,背后升起袅袅炊烟。在物质富足科技进步的今天,春节的最大价值或许就是团圆。
徐治荃
电子学院23级博士生
老屋门前,一老一少,踩着冬日的暖阳,将新年的祈愿贴上门楣。这一刻,时光仿佛重叠。爷爷也曾是那个踮起脚尖,好奇张望的孩子;而孙辈,终将长大,成为那个传递和守护温暖的大人。
卢静
医学技术研究院21级本科生
大年初一回老家拜年,呵气成雾的东北晴空万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冷空气里炸开,伴着拜年祝福声热热闹闹的。炕上爷爷奶奶们盘腿坐着,下头站着正在寒暄的大爷婶子,扭头看见阳光下亮闪闪的冰窗花,像是冰河冻结,也像是远古蕨类化石,深藏着东北过年的回忆。用指尖临摹时,体温让冰花坍塌成了春天的掌纹。
李宜倢
中国语言文学系22级本科生
回南部老家过年,上个世纪的镜头需要缓慢地手动对焦,安静的颜色就像穿越回到那个车、马、时光都很慢的年代,碗盘的反光在太阳下一闪一闪。
李宜倢
中国语言文学系22级本科生
已经习惯大年初一到东隆宫拜拜,一叠金纸、一根线香,都是千千万万的祝福和保佑。新年快乐,明年,一定也会风调雨顺,平安顺遂。
年味时刻·05
光韵流转新年景
项廷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4级直博生
小年时我仍在旅途中,见证橙红的太阳从云隙里钻出,在海棠湾奔涌的浪花上洒下一道光带,宁静诗意的画面蕴藏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项廷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4级直博生
春节在文殊院游览时偶遇雨中夹雪,抬头发现一只鸽子静立于屋檐,似乎也在欣赏烟火人间。
束韵哲
对外汉语学院24级硕士生
摄于正月初一之夜,北京音乐厅。享受这样的纯粹时光,民歌的旋律里流淌着浓浓的年味儿,我们要做的,只是去陪伴,去欣赏,去奔赴新程。
徐治荃
电子学院23级博士生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春节文化展览游览期间,和朋友们一起写下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年味时刻·06
新春喜乐满燕园
朱成轩
智能学院23级直博生
腊月过半,燕园的各寝室楼一层一夜之间出现了各位楼长的“大作”。喜庆吉祥的装饰、别出心裁的板报、亲笔题写的对联……学子们虽大多独在他乡,却切身感受到了北京大学的年味儿和关怀。
共辞旧岁,同愿新年
春节是时令的分界
万象更新中,更是希望的起点
是对每一位前行者最温暖的慰藉
愿你所行之处,皆有繁花相送
所思所想,皆能如愿以偿
愿你在浓郁的年味中
珍藏平淡而伟大的爱意
积蓄新芽破土的勇气
奔赴下一趟山海,拥抱蓬勃春意
策划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文字 | 尹乐怡
图片 | 朱成轩、许辰霆、项廷彦、李宜倢、徐治荃、卢静、张子璇、张一涵、马超、胡金博、许诗蕊、陈胜业、杜钇明、巩思远、胡朝志、何雨昂、蒋斯涵、江欣越、苏方、束韵哲、许辰人、杨墨、翟梦坤、郑慧敏、张译
编辑 | 曹梦瑶、张一涵
排版 | 唐儒雅
责编 | 曹梦瑶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