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已初步构建湿地分级管理体系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2025-02-02 10:12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2025年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全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地2200多处,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湿地保护法、各省(区、市)湿地保护条例出台实施,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组织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全国共指定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证国际湿地城市13个,认定国家重要湿地58处、省级重要湿地1153处,初步构建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持续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综合监测,定期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对全国泥炭沼泽湿地碳库开展专项调查。

 

在加快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方面,近五年累计营造红树林8800多公顷、修复红树林8200公顷。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3.03万公顷,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0.83万公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正式设立。

 

同时,大力推进《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实施,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安全。截至2024年底,全国互花米草除治面积达7.33万公顷,占总任务的89.4%,成功遏制了互花米草无限扩散的态势。

 

据了解,今年是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20年来,全国共设立903处国家湿地公园,有效保护了240万公顷湿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00多亿元。同时,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湿地公园已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重要绿色空间。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全面落实《湿地保护法》,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和保护监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互花米草防治两个专项行动计划,高标准完成计划任务。积极支持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与运行。统筹推进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合理利用,探索“湿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处理“2.8万元救护车”引争议,跨省转运堵点需打通 | 快评
观点
百余名博士后走进丰台,现场达成初步招收意向50余人次
北京
全国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时事
全国“土地日”,探访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
时事
去年北京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北京
一周碳要闻:苏超中的“碳中和”(碳报第151期)
财经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第一看点
普惠医疗,是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的最重要战场
智库
发布童书“引领者”榜单:2025少儿出版市场年会在南宁举办
文化
12项北京市属公园科研成果集中发布,部分已应用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