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遭遇空难的美国花滑未来
新华社 原作者 王鑫方
2025-01-31 19:23

据新华社消息,1月29日晚,美国一架客机在首都华盛顿与一架军方直升机相撞,两机发生爆炸后坠河,无人生还,共有67人遇难。失事客机上有一群在美国花样滑冰界崭露头角的青少年,他们随教练和家人刚刚结束集训。


他们,被视为美国花滑的未来。美国奥委会和残奥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萨拉·赫什兰说,他们是逐梦的天才,“代表了美国队光明的未来”


未来之星陨落


美国花样滑冰协会证实,失事客机上有多名花滑运动员、教练和运动员家属。他们“在堪萨斯州威奇托市结束全国发展训练营的训练后返回”,却遭遇不幸。


美联社1月30日援引波士顿滑冰俱乐部首席执行官道格·泽吉贝的话报道,机上有14名参加训练营的花滑小将,其中两人来自他所在俱乐部,分别是13岁的金娜·韩和16岁的斯潘塞·莱恩。


莱恩的父亲道格拉斯·莱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儿子2022年看到美国花滑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冠后,决心投身这项运动。从此,进入全国发展训练营成为他的梦想,那里人才济济,不乏顶级选手。登机返程那天,斯潘塞在社交媒体发了一张飞机右侧机翼照片,称自己很高兴进入训练营,这段经历“非常棒”,自己“学到了很多”。


道格拉斯介绍,儿子性格很好,俱乐部的人都很喜欢他。他拿过地区级比赛冠军,“热爱花滑,有天赋,每天也很努力”,总是全力以赴。


在泽吉贝眼中,韩也极其出色,202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美国花滑最高水平技能测试。她虽然年龄不大,“但已显现出参加奥运会的潜力”。


泽吉贝说,斯潘塞和韩几乎每天都在俱乐部训练。他们的父母都是“模范家长”,为了孩子做出很多牺牲。不幸的是,二人的母亲也在失事客机上。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为韩裔,斯潘塞出生在韩国。


同在飞机上的还有一对花滑小姐妹及其父母。据路透社报道,14岁的姐姐埃弗莉·利文斯顿有些腼腆,话不多,但一上冰场就像变了个人,活力四射,拿过地区级青少年赛事冠军。妹妹阿利迪娅·利文斯顿11岁,是机上年龄最小的滑冰运动员之一,“性格活泼,颇具上进心”。


同样11岁的还有安杰拉·杨和肖恩·凯。两人是特拉华大学花滑俱乐部一对双人滑运动员,随各自母亲及教练上了飞机。一个名为“滑冰课”的账号在社交媒体上这样介绍这对组合:他们在美国青少年冰舞本赛季比赛中保持不败地位。


1月30日,两个孩子生前最后一次公开比赛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画面中,他们在冰上自由旋转,赢得阵阵掌声。场下听到成绩后,两人开心地碰了碰拳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体育分析师克里斯蒂娜·布伦南说,训练营的运动员们“是美国花样滑冰的未来。我们有希望看到这些年轻的孩子们进入人们的视线,成长前进,甚至参加2030年冬季奥运会”。


同样罹难的还有多名花滑教练,其中不乏世界冠军和奥运会选手,比如叶夫根尼娅·希什科娃和瓦季姆·瑙莫夫。这对夫妇来自俄罗斯,1994年获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冠军,2017年起在波士顿滑冰俱乐部担任教练。


他们儿时的教练卢德米拉·韦利科娃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提及两人,韦利科娃夸他们“很有才华、长得英俊漂亮”。


在泽吉贝看来,瑙莫夫是名“老派”教练,对学员有些严格,希什科娃则颇为开朗,大家看到她会“忍俊不禁”。


值得一提的是,这对夫妇的儿子也是滑冰运动员,1月下旬在威奇托市参加了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在男子自由滑比赛中获得第四名。他赛后先行离开,因此没有在失事飞机上。


静默滑冰志哀


波士顿滑冰俱乐部是美国最负盛名的花滑俱乐部,拥有百年历史,培养出了多名世界冠军。1月30日,在俱乐部新建冰场外,美国花样滑冰相关旗帜和俱乐部所在马萨诸塞州的旗帜降了半旗。有人将鲜花送至前台,有人见面后含泪久久相拥。


在俱乐部一张桌子上,摆放着斯潘塞、韩及其教练的照片以及悼念卡片。照片前,点燃着蜡烛;照片后,6个花瓶里插着6朵白玫瑰,代表俱乐部遇难的两名运动员、两名教练和两名家长。


俱乐部两个冰场上,年轻运动员静静地练习常规动作。


“他们想要滑冰。”泽吉贝说,“我想他们也会来俱乐部,这是个聚在一起、共同哀悼的机会。”


希什科娃和瑙莫夫的老朋友、知名花滑教练拉斐尔·阿鲁秋尼扬以同样方式哀悼。1月30日,他的学员们没有音乐伴奏,在冰场静静练习,以此向遇难者致敬。


“我来到冰场,要求今天不放音乐。”阿鲁秋尼扬说。


2025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定于3月24日在波士顿拉开帷幕。波士顿滑冰俱乐部正在为比赛紧张筹备。


俱乐部曾经的成员、两届奥运会奖牌得主南希·克里根说:“我们曾经历过悲剧,我们很坚强。我想这就是我们应对它的方式。”


1961年2月15日,一架飞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附近坠毁,造成73人遇难,其中包括正前往布拉格参加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的美国国家队18名队员和16名随行人员这对美国乃至世界花滑运动造成很大损失。为缅怀遇难者,当年花滑世锦赛取消。此后,美国调整运动员出行方案,要求参赛人员分批抵达,不乘坐同一航班。


对这场悲剧,美国媒体这样述评:这些花滑运动员“代表这项运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却重蹈1961年的覆辙。


编辑 李忆林子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
从煎饼改良到服务奥运,眉州东坡的“不止一面”
财经
日产汽车换帅,与本田的合并或迎转机
汽车
透视中信特钢年报:出海遭遇“风浪”,AI应用成热词
财经
当“名校光环”沦为便利店工牌:日本中产塌陷给我们的启示
新京号
炮火、大选与未来:我们走过了怎样的2024?
国际
国际酒店集团出现“水土不服”?未来将继续加注国内下沉市场
财经
大戏看北京9月文艺资讯丨2024展演季创新升级再出发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