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回家过年|绿皮车上的歌声
新京报 记者 王远征 张静姝 编辑 贾悦 刘晶
2025-01-27 11:36
在我们广袤的土地上,还有81对公益性质的慢火车,穿梭在偏远地区的山川河谷之间。

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新春的烟火气与文化的韵味交织相融。


北京西站,乘客们准备登上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

 

1月26日,新京报联合中国铁路北京局发起“乡村振兴公益直播”,记者和返乡旅客一起登上北京西站开往山西大涧站的6437次列车,送老乡们回家过年,也带着观众一同感受中国乡村之美。


列车上贴着本次专列的定制贴纸。 



见站就停

 

高速铁路飞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但是在我们广袤的土地上,还有81对公益性质的慢火车,穿梭在偏远地区的山川河谷之间。

 

乘客们上车。

 

55岁的汪杰就在这样的一趟绿皮火车上担任列车员。

 

“各位旅客好,前方到站大灰厂,请下车旅客带好行李准备下车,大灰厂到了,大灰厂到了。”尽管列车上有语音播报,但他习惯在车辆到站前再加喊这么几嗓。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上,乘警在车上巡视,与刚上车的乘客进行交流。

 

大灰厂站不大,车外天色已经完全漆黑,站台上人影寥寥。2分钟后,列车再次出发,回到车上的汪杰,一边面朝车窗看着车辆缓缓启动慢慢驶离大灰厂站,一边用手台汇报情况:“6车,一上一下。”

 

待列车又一次完全驶入夜色中,他用力拉拽了几下两侧车门,确保关紧,这才又回到车厢。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车窗上贴着新春窗花装饰。

 

这一系列动作,在整个6437次列车行驶的7个多小时里,汪杰要重复30次。作为一列见站就停的绿皮慢车,不少站间隔短,列车驶出大灰厂,10分钟后便到达上万站,汪杰就会再次下车。工作看上去是重复且枯燥的,但汪杰能从中找到乐趣,在他眼里,重复的工作不管做多少次,都是送老乡们回家,是快乐的。

 

况且,与之前相比,这趟绿皮车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气替代烧煤,取暖、烧水都不用列车员铲炭烧炉,车厢连接处也不再漏风,车厢里干干净净。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车厢内的温度非常舒适。

 

在车上工作了11年的列车长崔大庆,人如其名,身形大嗓门高,招呼旅客上下车就像是在招呼街坊邻里。

 

他对这趟“公益慢车”有着自己的理解。6437/6438次列车是目前京原线上唯一一趟沿途站站停靠的慢火车。1972年列车刚开通时从北京二环内的永定门发车,终点是涞源县。沿途的山区百姓出门看病、上学、务工,都依靠着它。当时山区公路不发达,绿皮火车悠悠穿梭,是最早的“村村通”。如今已是高铁时代,这趟52岁的绿皮慢车依然奔跑着。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铁路职工曹志刚乘坐本趟列车已经30年了。他负责铁路通信,拿出了他使用过的对讲机。

 

后来,公路交通逐渐便利,大多数绿皮火车逐渐退休,但6437/6438次依旧每天17:40由北京西站开出,经历7个多小时后于次日0:55抵达山西省大涧站,单程运行里程252公里,站与站之间最长的区间运行时间是14分钟,最短的只有5分钟。线路上32个站有23个是乘降所,也就是没有人工和机器售票,旅客直接上车买票。

 

曹志刚的对讲机和工作证。

 

在崔大庆眼里,列车很少再出现那种上下车人挤人,过道里面对面的拥挤状态,但依旧是沿线山里百姓离不开的一趟生命线。尤其随着沿线的十渡、百里峡、野三坡、白石山景区资源的开发,每年从五一到十一的旅游季,游客可乘这趟列车直抵景区附近,免去堵车的烦恼。山里百姓除了进城务工,也吃起了“旅游饭”,到景区谋一份工作。崔大庆还见过涞源有老乡带着小米、柴鸡蛋这些特产上列车,去景区卖个好价钱。

 

 

绿皮车上的歌声

 

列车晃晃悠悠,在燕山、太行山、五台山间跨河穿山,蜿蜒向西,途经161座桥梁和121个隧道,所以手机信号在这趟车上也断断续续。

 

不过崔大庆告诉记者,乘客们向来不会因此感觉无聊,人们嗑上了瓜子、唠上了家常,好像一上车,县城的人情世故和烟火滋味就已经散开,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回家过年。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列车员们准备了很多新年大礼包送给乘客。

 

作家梁鸿也来到“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参与了互动。梁鸿走过中国不少乡村,她发现,与城市化造成的统一性不一样,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也保存了一些独特个性。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编结非遗传承人刘银宁教乘客们制作平安手串。

 

如梁鸿所说,6437/6438次列车沿线的县城、村落,正借助这条慢行通道,迎来送往,挖掘自己内在美和独特气质。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乘客们尝试制作平安手串。

 

随着列车的行进,沿途经过的县城、村落如画卷一样展开,直播活动来到了列车6车厢,一场非正式火车音乐会正式开启。主持人一曲《欢乐中国年》后,汪杰也主动上前给大家献唱一首《母亲》,车里的氛围瞬间暖了起来。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非正式音乐会”上,一位学习体育的学生,自告奋勇表演节目并送出祝福。

 

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看病返乡的母子、带着外孙的老人,面对直播镜头或给家人朋友送上祝福,或述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有的还给现场同行的旅人们唱上几句。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列车即将到站,列车员查看时间。

 

主持人还连线了奥运冠军齐广璞、曲春雨,音乐人胡海泉也给大家送上新年歌曲和祝福。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列车就要到达涞源站,列车员手拿钥匙准备开车门。

 

齐广璞一直以来都对公益事业很关注。在他看来,公益活动犹如一束光,能照耀那些值得被关注的角落。齐广璞说,尽管自己无法到现场,但希望可以通过视频方式参与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列车即将到站,背着大包行李的旅客来到车门前准备下车。

 

齐广璞还演唱了一曲《相亲相爱》和自己发行的单曲《最》,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被温暖和爱紧紧环绕。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准备下车的年轻人与同车的旅客挥手告别。

 

除了上述嘉宾,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亚平、演员成泰燊、文物守护人王进、内蒙古扎兰屯市卧牛河镇中心校校长徐永琪、乡村科技教师胡东兴等,也相继参与直播互动,在迎新春的喜庆中,畅聊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乡村支持,也为旅客和网友送上真挚的新年祝福。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列车到了涞源站,列车员笑着与下车的乘客告别。


列车慢慢悠悠地走了七个多小时,乡村振兴公益直播也快乐地进行了七个多小时。歌声和祝福随着这趟绿皮慢车,穿越重重山丘,向着家的方向。


6437北京西至大涧公益专列,车窗上的窗花映衬着窗外万家灯火。


记者 王远征 摄影报道

记者 张静姝 文字报道

编辑 贾悦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吴兴发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远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zhangjingshu@bjnews.com.cn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漫游乡村丨在绿皮慢火车上体验非遗,伴你温暖回家路

专题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来了,一起贺佳节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绿皮车上的歌声;起底王星案嫌疑人“颜十六”
时事
乘上绿皮火车 慢游精彩东营——山东近百名高校师生来我市开启城市探访
新京号
芜湖⇋合肥!它今天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新京号
芜湖⇄合肥,“网红”绿皮车将退役!
新京号
绿皮慢火车上的乡村振兴公益直播:返乡路上一起感受乡村的美
公益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诗集:语言的花园让时间复苏
文化
深受艺术“磨难”的夏加尔:他用画笔绘就永恒诗篇
文化
北京台蛇年春晚亮相,京津冀谱写“春天花会开,幸福向未来”
娱乐
“三千孤儿”的漫长归途
时事
文明倡议|踏上返乡路,平安迎新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