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地铁深夜“把脉人”:敲、听、看、摸守护出行安全

新京报 记者 王贵彬 裴剑飞 编辑 张鶯
2025-01-26 15:06

1月24日深夜,北京地铁14号线轨道维修工程师黄超(右)和轨道维修技术员郝强正在检查巡道所需工具。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每晚21:00至次日凌晨5:00,对7公里的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包括12组单开道岔、2组菱形交叉道岔、8组伸缩调节器等,以及280个接头、1680个接头螺栓、上万个扣件。

巡道前,黄超反复确认工具是否已准备齐全。

1月25日凌晨,黄超和同事在轨道“把脉探伤,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黄超自2009年加入京港地铁公司以来,已经在轨道维修岗位上工作了15年,累计在深夜的地铁隧道和高架桥上步行了至少上万公里。

黄超的工作包括“敲、听、看、摸”四种方式,用铁锤敲击钢轨,通过声音和锤子的回弹情况判断钢轨的健康状况。他们还需要在寒冷天气下作业,只佩戴薄手套以精准感受锤子反弹时的节奏和力度。

黄超和同事们在深夜的隧道里忙碌着。尽管巡道工作昼夜颠倒,但黄超已经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并通过锻炼身体、陪伴家人等方式调整作息。

在手电筒的光线下,黄超利用检查锤敲击钢轨,通过声音为钢轨“体检”。

记者 王贵彬 裴剑飞 摄影报道
编辑 张鶯 校对 赵琳

大家都在看

新茶饮“暗战”:东方超级植物火热,茶百道定义行业健康新标准

蜜雪冰城2024年ESG报告发布,从产品到责任的全产业链透视

《蛮好的人生》导演汪俊:以海派文化书写烟火史诗

2025年戛纳电影节开幕在即,这些入围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

“戒酒芯片”,能否为酒精成瘾者“刹车”?

五年之后又五年,煌上煌“千城万店”目标何时达成?

​车展对话丨广汽集团冯兴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是战略目标

溜溜果园重启上市:时隔6年冲刺港股,仍有青梅“依赖症”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