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深夜“把脉人”:敲、听、看、摸守护出行安全
1月24日深夜,北京地铁14号线轨道维修工程师黄超(右)和轨道维修技术员郝强正在检查巡道所需工具。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每晚21:00至次日凌晨5:00,对7公里的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包括12组单开道岔、2组菱形交叉道岔、8组伸缩调节器等,以及280个接头、1680个接头螺栓、上万个扣件。
巡道前,黄超反复确认工具是否已准备齐全。
1月25日凌晨,黄超和同事在轨道“把脉探伤,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黄超自2009年加入京港地铁公司以来,已经在轨道维修岗位上工作了15年,累计在深夜的地铁隧道和高架桥上步行了至少上万公里。
黄超的工作包括“敲、听、看、摸”四种方式,用铁锤敲击钢轨,通过声音和锤子的回弹情况判断钢轨的健康状况。他们还需要在寒冷天气下作业,只佩戴薄手套以精准感受锤子反弹时的节奏和力度。
黄超和同事们在深夜的隧道里忙碌着。尽管巡道工作昼夜颠倒,但黄超已经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并通过锻炼身体、陪伴家人等方式调整作息。
在手电筒的光线下,黄超利用检查锤敲击钢轨,通过声音为钢轨“体检”。
记者 王贵彬 裴剑飞 摄影报道
编辑 张鶯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