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帮助被执行人子女入学受教育,密云法院找到“终本清仓”最优解
新京报 记者 张静姝 编辑 甘浩
2025-01-25 16:19
每逢换季,密云法院都自发组织爱心捐赠,捐赠衣物、食品和学习用具,尽可能为父女俩提供一些帮助。

1月17日,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收到一对胡姓父女送来的锦旗,9岁的小胡同时还带来了一摞奖状,她告诉密云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们,“虽然我之前没有上过学,但这次期末考试,我所有科目都及格了。我没有辜负爸爸,也没有辜负法院的各位叔叔阿姨。”


原来,小胡的爸爸老胡是一起案件被执行人,曾拖欠民工工资23万余元。但老胡因为借高利贷给妻子治病,困难重重无法偿还,本该入学的女儿也无法上学。


密云法院法官们得知情况后多方协调让小胡顺利入学,老胡也重拾旧业,继续在建筑行业打工,正在逐步偿还拖欠的工资。


老胡和女儿小胡为密云法院送来锦旗。图源:密云法院


特殊的被执行人

老胡是密云法院多年来持续查找的一名被执行人。据统计,他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共计19起,涉及标的额23万余元,因此前法院一直未查找到其下落及可供执行财产,案件均以“终本”方式结案。

“终本”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简称,是指对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法院将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作结案处理。


2024年,密云法院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时,想方设法地让“终本”案件执行到位,努力兑现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在“终本清仓”专项行动的几轮持续查找中,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法官在一处破旧的平房找到了老胡。


据了解,老胡多年前来京,带着几个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干活。因工地总是拖欠工资,老胡不忍让手下的几个农民工干了一年活空手而归,情急之下,借了高利贷先结算部分工资应急。老胡盘算好还款金额、时间、利息,心想只要工地的欠款结清,就可以将高利贷以及欠农民工的工钱全部偿还。


但老胡妻子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昂贵的医药费掏光了家底,由于老胡整日在外为欠款奔波,年仅6岁的女儿也主动承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三年后,老胡的妻子因救治无效而撒手人寰。


后来,家里频繁来人追债,老胡实在不忍心女儿自己一人在家面对众多讨债的人,只能带着女儿一起到工地上打工,也导致小胡9岁了也没上过学。

老胡带着女儿来到法院,讲明了自己的困境。图源:密云法院


拘传过程中,老胡的女儿哭求一同前往。老胡不放心孩子,请求带着孩子一起去法院。“法官,我不想赖账,更没有放弃还债,只是带着孩子,实在不好找工作。”老胡也坦言,对不起曾经共事的工友们,由于家里的变故,导致拖欠他们的工资到现在也还不上。

在执行局谈话的过程中,老胡表示,如果孩子能去学校,他可以重拾旧业,毕竟建筑行业收入相对较高,能尽快把钱还上。


考虑到老胡的实际情况和现实困难,执行法官及时将情况上报。法院立即与区教委取得联系,商请帮助解决老胡女儿的入学问题。

善意柔性执行换来的最优解


最终,在市教委、区教委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9月,小胡接到了入学通知。执行法官陪同父女俩一起来到学校,向校长详细介绍小胡的家庭、成长情况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请求学校予以适当照顾,帮助补齐落下的功课。

在多方努力下,2024年9月,小胡接到了入学通知。图源:密云法院


校长表示,接到区教委通知后就开始研究准备,已经制定了针对性帮扶措施,安排了多名任课老师为小胡开展“一对一”帮扶。为帮助孩子早日摆脱幼年丧母的阴影,顺利融入集体生活,密云法院“密之语”心理工作室还安排了一次心理辅导。同时对老胡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其改善教育方式和相处模式,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及心理健康。

进入校园后,孩子学习热情高涨,心情也逐渐愉悦起来。老胡没了后顾之忧,专心打工挣钱。每逢换季,密云法院都自发组织爱心捐赠衣物、食品和学习用具,尽可能为父女俩提供一些帮助。

此外,执行法官也定期与老胡联络,了解老胡的收入情况,共同推进“终本”案件取得新进展。在4个月的时间里,老胡已与4名申请人达成和解,偿还工资款10200元。对于剩余的15件案件,老胡制定了初步还款计划,也在逐步推进解决。


执行法官介绍,这起案件在此次“终本清仓”专项活动中,标的额并不算高,看似普通的执行案件,背后却有许多无法想象的艰难。面对申请人拿回工资的迫切期盼和老胡心怀诚意但无力还款的两难境地,善意柔性执行会比冷冰冰的强制措施更加有效。法院通过帮助解决小胡上学问题,取得了最优解,也是司法为民与温暖力量的生动诠释。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通讯员 陈琼 和霞

编辑 甘浩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hangjings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韩国中产最大的焦虑来源:教育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