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国内生产总值)存在较大结构性差异,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两者之间存在偏差,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未背离。”1月24日,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在发布会上表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逾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包括2024年在内,“十四五”以来社会用电量增速均高于GDP增速。
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增速关系未背离
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十四五”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高于GDP增速,且差距均较为明显。
制图/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
对此,据侯文捷介绍,全社会用电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呈强正相关关系,且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增速变化趋势总体同步。但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存在较大结构性差异,一方面,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六个行业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高,达到四成左右,但六大行业在GDP中占比较低。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高,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保持在53%至57%,而第三产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重仅在16%至19%。全社会用电量与GDP之间存在的较大结构性差异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之间存在偏差。经济、气温等因素会引起全社会用电量与GDP的结构变化及波动,因此也带来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波动,但近年来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增速变化趋势总体同步,两者之间的关系未背离。
电气化水平提升推动GDP电耗上升
除了全社会用电量与GDP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侯文捷还提到,近年来单位GDP电耗上升导致大部分年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GDP增速,电气化水平提升是GDP电耗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8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增速变化趋势总体同步,同时,除2019年之外的其他年份电力消费增速均高于GDP增速,2018至2024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2。单位GDP电耗上升是近年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的直接原因,第一、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提升是单位GDP电耗提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电耗总体稳定,而第一、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拉动单位GDP电耗上升。
侯文捷表示,从具体情况看,第一产业方面,近年来大力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电气化改造,拉动农林牧渔业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2018至2024年全国第一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0.5%,显著高于同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第三产业方面,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极大促进了这些领域用电量增长。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处理、云存储、云计算等互联网数据服务2018年至2023年用电年均增长29.2%,2024年增长30.9%。2018年至2023年充换电服务业用电年均增长79.4%,2024年增长50.9%。这些高速增长的新兴用电行业具有较高耗电特性,拉动第三产业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2018至2024年全国第三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长9.2%,显著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此外,居民生活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领域的电气化水平也逐步提高。2018至2024年,全国居民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7.5%,超过同期全社会用电增速1.4个百分点,所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高至15.2%,比2018年提高1.1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的较快增长,也推高了单位GDP增加值电耗。
侯文捷就此总结表示,2018年以来绝大部分年份电力消费增速稍高于GDP增速,主要是因为第一、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拉动单位GDP电耗总体呈上升态势,导致近年来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稍高于1。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