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天关”卫星刚“睁眼”,就有新发现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牵
2025-01-24 11:25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产生于约125亿光年之外的伽马暴EP240315a,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相关成果论文2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天关”卫星探测EP240315a艺术想象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宇宙中会发生大量的剧烈爆发现象,这些爆发现象往往随机出现、快速消失,宛如转瞬即逝的宇宙“焰火”。观测这些宇宙“焰火”,对于开展黑洞、引力波、宇宙演化等领域前沿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伽马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通常由大质量恒星爆炸产生。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元介绍,2024年1月9日,“天关”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三个多月后的3月15日,“天关”卫星在软X射线波段捕捉到了一例爆发事件的微弱脉冲信号。该爆发被命名为EP240315a,其亮度存在快速波动且持续超17分钟后才逐渐消失。


此后,世界各地多个天文望远镜陆续观测到EP240315a。研究结果表明,EP240315a产生于遥远的早期宇宙,该爆发发生时,宇宙年龄仅为现在的10%,EP240315a的信号花费了125亿年才抵达地球。EP240315a的发现标志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宇宙早期爆发的软X射线信号。


“天关”卫星由中国科学院主导,携手欧洲航天局、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以及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共同打造。卫星上搭载一台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万星瞳”(WXT)和一台后随X射线望远镜“风行天”(FXT),WXT负责广域监测宇宙中出没无常的X射线暂现源,FXT负责对WXT发现的暂现源做更为精细深入的后随观测。


EP240315a在软X射线波段的活动时间非常长,超过17分钟。这比在伽马射线波段观测到的几十秒要长得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WXT探测到的软X射线信号居然比伽马射线信号早出现了6分钟左右。这为科学家们研究伽马射线暴是如何触发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国内外多位专家表示,“天关”卫星对EP240315a的观测成果,丰富了人类对宇宙早期伽马暴的认识,更为探索宇宙起源与演化之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编辑 张牵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箭6星,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圆满成功
北京
《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海淀:未来产业蓄势起势
北京
汇总丨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十四五”成绩单来了
时事
陶 然:通过改革稳房价,可控缓慢下降是最好结果——深度解读房地产未来
新京号
我国已顺利实施20次航天员出舱活动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一看点
5位一线工作者来到国新办发布会,讲述与“自然”打交道的故事
时事
人类用了二十七年,吃光了这些六吨重的巨兽
新京号
关税博弈下首个618:外贸商降价内销,圣诞备货提前3个月抢跑
科技
被陌生人造黄谣后,一个女孩三年的抗争
时事
可替代药物清除幽门螺杆菌?帕米奥益生菌宣称“抗幽”涉嫌违规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