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纵情欢宴迎新春:俄罗斯谢肉节
文明杂志
2025-01-22 10:36
进入文明杂志阅读更多内容

 

“谢肉节”又名送冬节,是古老的斯拉夫人的节日,也是如今俄罗斯最隆重的传统民间节日之一。谢肉节期间,俄罗斯人纵情欢宴娱乐,并举行喜庆热烈的送冬迎春仪式。

 

俄 罗 斯 冰 雪 文 化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领土横跨欧洲的东半部及亚洲的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区域位于高纬度地区,60%的领土深入北极圈。全境属于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

 

在文学、艺术领域,俄罗斯诗人、艺术家经常将冬季和雪作为颂扬和思考的对象。俄国诗人叶赛宁、普希金、莱蒙托夫的笔下都曾将雪作为描写的素材。在艺术领域,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大马戏团将杂技、马戏和冰上运动融为一体,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冰上马戏;20世纪50年代,又将芭蕾的结构形式和技巧动作融入冰上舞蹈,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冰上芭蕾。

 

 

谢   肉   节   

 

“谢肉节”是古老的斯拉夫人的节日,是多神教的宝贵遗产,在古罗斯皈依东正教之后被继承为重要的东正教十二大节日之一。自古以来,每年2月底至3月初的谢肉节就是俄历上最热闹和最放纵的节日,取名叫“谢肉节”或“封斋前的礼拜”,为期一周。

 

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禁止吃肉(肉、蛋、奶、油等),禁止娱乐。因此产生了谚语“猫儿也不是天天吃腥,总有大斋到来之际”,喻指“好景不长”。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以此弥补斋戒期苦行僧式的生活,“谢肉节”因此而得名。

 

谢肉——首先是指丰富的、吸引人的美食佳肴,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千万不要亏待自己。人们尽情享受歌舞娱乐和户外活动。依据传统,俄罗斯人大都相信:一个人如果谢肉节过得不开心,此后一年里都要遭霉运。所以,这个星期,所有的愁情烦事都要抛到九霄云外,怎么开心怎么过。只有这样,才能给此后一年的平安、成功、发达讨个好“彩头”。对于谢肉节的纵情撒欢,有一组描写非常到位:美食要饱到打嗝,纵酒要醉倒喉头,放歌要唱至断肠,起舞就要跳到倒地。

 

 

中世纪的斯拉夫民族认为,当太阳神雅利拉战胜了严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的日子。对农民来说,这意味着春耕劳作即将开始。因此,每年冬去春来,古斯拉夫人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仪式,并由此产生了“送冬节”。送冬节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古斯拉夫人以此欢庆经过漫长的严冬,明亮的太阳又开始为大地送来温暖。东正教传入罗斯后,无力取消这一异教的民间节日,只好把春耕节改称谢肉节。传统节日和宗教习俗巧妙地相互融合,更增加了节日的色彩和氛围。

 

谢肉节是俄罗斯最热闹的民间节日,这个节日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风俗和特有的歌谣,全国各地的庆祝方式也不尽相同。节日持续7天,每天各有其名,其名称喻指着这一天的主要活动。

 

 

星期一是“迎春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积在各处的冰堆雪堆碾平运走,小雪橇走得越远,冰堆上的笑声、吵闹声越大,预示着今年的收成越好。为了让大地尽快地穿上绿装,大伙还要一起去荡秋千,要荡得越高越好。有的地方人们用稻草和布条捆扎象征冬天的玩偶,并给它起一个女人的名字“阿夫多季娅·阿库林娜·普罗斯科费娅”,再给它穿上女人的服装,并将它们放在家里。入夜时分,人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载歌载舞。

 

第二天是“娱乐日”,人们开始举行各种游乐活动,并用薄饼招待娱乐的人们。一定要有稻草人参加节日巡游,稻草人乘着雪橇,手里拿着薄饼,边走边唱。滑雪橇是俄罗斯各地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共同娱乐,大人们带着孩子登上雪山,从冰坡高处往下滑,从早到晚,不知疲惫。稻草人有时被放置在山上,有时让它第一个滑下山,其他人紧随其后。滑山对于新婚夫妇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一定要参加这项娱乐,常常会有人挡住他们的雪橇,迫使新婚夫妇接吻之后才可放行。

 

 

周三是“美食日”。名称已说明了一切,在这一天家庭主妇们要忙活一天,在各种美食中,自然首推薄饼。薄饼也叫春饼、面饼,在俄罗斯的谢肉节扮演着主要角色。这种薄饼在俄罗斯大地一年四季都会烙制,但它依然是谢肉节最主要的美食和节日的象征。圆圆的、热热的薄饼,是春天太阳的象征,它把偶像崇拜和宗教风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薄饼有麦面的、荞面的、燕麦面的、玉米面的,还有黄米饭或者碎麦米粥、土豆、南瓜、苹果、奶油等各种带馅的。

 

接下来的周四是“游行日(醉酒日)”,节日在这一天会达到高潮,大规模的节日狂欢是这一天的主题。古时候的上流社会讲究搞狂欢舞会、假面晚会,老百姓则玩化装集会、斗拳。每逢晚上,姑娘、小伙儿共聚一处,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为了帮助太阳赶走冬天,最热闹的活动是围着太阳举行赛马会(绕着村庄顺时针转圈游行)。这一天,男人们的主要任务是参加攻防雪堡的战斗。全村的青壮年男子激情满怀地投入战斗,而妇女、老人和孩子们既是忠实的观众、严厉的裁判,又是狂热的拉拉队。

 

 

新婚夫妇在谢肉节一周的节期里是独一无二的主角。星期五是“丈母娘晚宴日”。女婿一定要来看望丈母娘,这叫做“找丈母娘讨春饼吃”。而丈母娘一定是盛情款待,自然不在话下。新婚夫妇不能空着手来,一定要带着礼物。

 

星期六是“小姑子聚会日”。人们走亲访友,可去所有亲戚家做客,招待客人的是无以计数的各种薄饼。

 

星期天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天,称为“宽恕日”。人们在这一天互相请求对方宽恕自己,捐弃前嫌,重归于好。入夜,人们将那些稻草人和还没有来得及焚烧的玩偶付之一炬,表示已彻底告别寒冷的冬天,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继而载歌载舞,送别仁厚的谢肉节。有的地方在山上、村后和大田里架起焚烧稻草人的专用大锅。这口大锅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它会影响今年的收成以及家人的健康和平安。稻草人一消失在火海里,人们都要跳着跨过大锅,以保全年身体健康。同时投进大锅的还有旧的物品、各种春饼、馅饼,还有牛奶。人们还会去墓地祈求逝者原谅并摆放祭品。这一天结束后,就标志着束缚俄罗斯人的寒冬已经过去,人们已经看到春天的希望。

 

 

俄罗斯人祖辈就是这样,在大斋前的一周里,一边尽情享受冬去春来的快乐,一边为斋期戒肉、戒荤、净化心灵做好准备。谢肉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叫做净身日。这一天人们要到澡堂洗浴,在洗净身体的同时,也洗去谢肉节狂欢的一切罪孽,准备度过虔诚的大斋期。

 

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政府将这个节日改为“送冬节”,又叫“俄罗斯之冬狂欢节”。节日的古老习俗和宗教意义都淡化了。但这个节日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重要节日,象征太阳的圆薄饼依然是节日的必备食品,圆圈舞依然是节日期间最主要的民间舞蹈。节日里,各地还举行化装游行,彩车上载着寒冬女神、俄罗斯三勇士等神话人物,人们载歌载舞送别寒冷的冬天,迎接温暖的春天。

 

 

随着时代变迁,俄罗斯人已不再遵守那些陈旧的清规戒律,因为,节日一周也是平常的工作周,但烤制面饼、捆扎并焚烧玩偶的习俗仍然保留了下来。每当“谢肉节”来临,俄罗斯人都会自发组织化装游行、民间歌舞、游戏、溜冰、滑雪、乘三套马车兜风等娱乐活动。

 

除首都莫斯科外,俄罗斯其他超过200个的地区也将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庆祝这一节日。俄罗斯许多地方的冬季长达半年左右。冬天的俄罗斯寒风凛冽、万物萧条,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俄罗斯人曾经活泼好动的天性。而“谢肉节”的来临则使俄罗斯人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本文节选自《文明》2021.01-02月刊

来源:文明杂志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欢迎来过中国年”——国门一线移民管理警察的新春身影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春节特刊暨2月文艺资讯丨新春舞台奏响华彩乐章
娱乐
沉静的缤纷:俄罗斯之冬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国家5A级景区+19;死刑!珠海驾车撞人案宣判
时事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新春预告 | 一整个期待住!2025新春演出重磅官宣!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11月11-17日文艺资讯丨《京城拍卖会》致敬经典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