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解码大兴|大兴氢能已覆盖“水陆空”
北京大兴
2025-01-15 21:44
进入北京大兴阅读更多内容

全文共计1138字 | 看完大概需要5分钟

 

大兴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新年伊始,两家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企业传来喜讯,氢能产品成功“上天入水”,为今年大兴氢能产业发展打响“开门红”。

 

1月9日,北京嘉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50千瓦风冷氢燃料电池,驱动1吨级别的无人机,在陕西宝鸡成功完成验证飞行。1月13日,在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北京海得利兹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甲醇重整高温膜燃料电池增程系统成功装船试航。

 

 

1月13日开幕的北京市两会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支持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设”。会前,北京日报客户端专访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记者陈强骑着氢能自行车在短视频中做开场白。

 

 

目前,大兴氢能产业已经全面掌握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关键技术,拥有电堆、催化剂、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

 

例如前面提到的北京嘉清,电堆产品线涵盖额定功率从2千瓦到140千瓦的多种型号;海得利兹则长期深耕甲醇高温膜燃料电池细分赛道,能够实现“用氢不见氢”。

 

此前大兴融媒在《氢能全产业链如何进入大规模应用》报道中,援引过一种业内观点:当前氢能产业全链条已不存在明显技术瓶颈,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拓展应用场景。

 

美锦(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锦丽日前也在大兴区两会上建议,打造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为氢能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市两会上,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洋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时介绍,目前大兴区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已达1630辆,日加注能力可达4.8吨的全球最大加氢站就位于大兴,往返大兴机场的氢能大巴续航里程可达450千米。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各企业也有小到氢能自行车、大到氢能矿车的地面交通产品,可谓“群贤毕至”。此外,大兴还有安定沼气制氢、西瓜育苗大棚热电联供等设施项目。

 

因此,这次“上天入水”意义重大,意味着大兴氢能产业应用场景已经超出道路交通、制氢加氢和发电供电领域,拓展到“水陆空”三栖。

 

“上天”方面,氢燃料电池系统作为航空动力的应用,有望解决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eVTOL)的“续航焦虑”,为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再看“入水”,目前我国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整个交通运输领域的12.6%,氢能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对推动水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非常重要。

 

近期召开的大兴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继续做优氢能产业,全面升级氢能小镇,迭代“氢十条3.0”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次极具前瞻意义的试飞、试航,将揭开大兴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记者:张冕群

 

编辑:林雨萱

 

审核:赵亮 厉春 王剑秋

 

签发:杨理光

 

来源:北京大兴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解码大兴|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新京号
首套中国液驱氢气压缩机出口英国!
新京号
10家大兴企业“氢”装亮相中国氢能展
新京号
寻找大兴新质生产力|海德利森:从高压流体到“跨界赋能”
新京号
解码大兴|低空经济再看大兴
新京号
中国药谷布局5大赛道,锚定未来产业新航向
新京号
货邮吞吐量占比6%→18.3%!临空区大兴片区物流枢纽作用凸显——
新京号
首次发布——
新京号
太棒了!全球首台氢燃料电池在南极成功发电
新京号
世界领先科技创新版图再添“大兴坐标”——大兴区两大未来产业园、三大中关村特色产业园携手亮相中关村论坛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