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AI技术为公益慈善组织带来哪些变化?
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
2025-01-11 17:22
进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阅读更多内容

来源:中国社会报  记者 王冰洁

 

AI技术是当下重要的创新之一,对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组织开始接触AI技术,并借助AI技术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和公益项目的设计、执行效率。其中的一些“先行者”已将AI技术深度融入公益项目全链条,拓展了新的公益可能性。

 

 

▲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供图

 

日前,记者来到浙江省杭州市,参加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4年会。在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承办的“AI赋能公益新生态”平行论坛(以下简称平行论坛)现场,原定100余人的会场涌入近300人,不少来晚的人只能站在会场的两侧和后面。从参会者的分享、提问、讨论中,记者感受到了公益慈善从业者们对AI技术的热情与期待,也感受到了AI技术为公益慈善事业这“一池春水”注入的生机与活力。

 

AI技术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探索应用

 

在平行论坛上,多位嘉宾分享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AI应用案例,充分展现了AI技术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巨大潜力。

 

论坛现场,阿里AI公益助手正式发布。阿里公益产品负责人张军杰介绍道,阿里AI公益助手可以助力公益慈善组织一键生成立项申请、结案报告、项目评估等,促进流程的高效化和规范化。阿里AI公益助手中的项目评估助手还可以从公益项目的必要性、项目设计的专业性、项目执行的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对项目质量做出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爱佑慈善基金会技术总监罗忠富介绍了该基金会在AI智能客服和AI智能助手方面的实践探索。通过AI智能客服,该基金会实现了捐赠链接、自助开票等事务的自动回复,提高了与捐赠者的沟通效率;AI智能助手可助力快速查询数据、生成反馈报告,还能对图片进行智能分类、识别和打码,有效保护受益人隐私。这些AI应用提升了基金会的工作效率,也为捐赠者和受益人提供了更便捷、专业的服务。

 

深圳市图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合作总监黄文展示了AI技术在助力视障人士安全出行方面的成果。该中心开发的安卓应用可以智能识别红绿灯状态并读秒,通过多种交互方式为视障人士过马路提供安全指引。此外,AI量体技术也为身体残障人士带来了便利,通过拍照或视频即可实现实时量体,方便他们购买合适的服装。这些案例表明,AI技术可以赋能特殊群体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AI小助手产品经理袁琳分享了如何将AI技术应用于产品安全领域。该中心的AI小助手不仅能精准回复文字问题,还具备拍照识别配料表、质检报告等功能,并配备人工支持,可帮助消费者作出更放心的购物选择。

 

公益慈善需求不断推动AI技术发展

 

平行论坛中,多位嘉宾指出,公益慈善领域的需求正在不断推动AI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多样化需求,促使AI技术不断优化和拓展应用场景。

 

应急救援中,公益物资的分配是核心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阿里巴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爱(AI)公益行动计划中发布了“公益物资应急救灾捐赠平台”,链接淘宝、天猫爱心商家与公益机构,将物资清单通过算法精准匹配商家,科学、合理分配物资,确保物资流向全链路透明可溯。该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已促成7家机构与14个商家联动完成物资捐赠。在2024年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期间,淘宝、天猫爱心商家通过该平台一键捐赠物资,仅用时7天就完成了“信息发布—意向匹配—执行确认—物资运抵”全流程。

 

近年来,心理咨询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为此,浙江省半暖公益健康服务中心联合钉钉科技有限公司等研发了数字虚拟人“小暖”,引导来访者主动倾诉和表达。“AI与公益的深度融合能让更多的人从焦虑中释放出来,AI技术将助力我们更好地唤起每个人的内在力量。”该中心理事长董映说。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也一直在积极探索运用AI技术更好地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例如,“革命性的人道主义危机响应与灾害管理平台”利用卫星图像和 AI技术,实现了灾害评估中建筑损伤评估的快速、低成本解决方案;“世界饥饿地图”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实时监测和预测粮食安全情况,为全球人道主义救援提供重要支持。这些应用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为 AI 技术在数据融合、模型优化等方面提供了实践经验,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AI+公益慈善”的未来展望

 

与会者普遍认为,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公益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两者的融合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

 

AI技术将在公益慈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项目管理到服务实施,从资源调配到效果评估,AI有望贯穿公益慈善事业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

 

科技类企业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钉钉科技有限公司AI产品总经理麻幸林分享了该公司以AI技术赋能公益的诸多实践:以钉钉平台研发的AI应用为基础,链接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涉及儿童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为公益慈善组织提供免费的数智化“底座”,目前已重点支持100多家公益慈善组织;在中国西部地区为100多万名中小学老师提供数字化教学赋能,包括AI教学能力等。

 

“希望借助钉钉普惠、简单、开放和智能的特性,将其作为‘底座’服务更多的公益慈善组织,帮助这些组织提升AI能力,进而服务更多客户和公益伙伴。”麻幸林说。

 

多位与会者认为,公益慈善事业将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社会价值导向。公益慈善领域关注的问题将促使AI技术在研发和应用中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推动AI技术朝着更加公平、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AI与公益慈善的双向奔赴为解决社会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当然,AI与公益慈善的融合发展,需科技企业、公益慈善组织等多方合力推动。

 

麻幸林认为,当下人们的思考要从过往的“AI+”变成“AI×”,不仅仅要把AI当作一个工具,也要把AI当作一种思维、一种能力的集成去融合,从而让思维有新的变化。“通过思维的变化,未来社会将逐渐产生一些新的共识。”麻幸林说。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北京慈善义工”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来源:中国社会报

 

编辑:宣传工作处 

 

来源: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怀柔师生AI搭子越来越多了
新京号
阿里CEO吴泳铭内网发帖: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科技
AI浪潮录丨人工智能为什么是年轻人的事业?专访95后师天麾
科技
AI赋能慈善:机遇与挑战各在何处?专家学者热议智能时代的公益未来
新京号
2025年防灾减灾公益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新京号
Cosplay+AI动画=双厨狂喜!这场活动玩得太超前了——
新京号
“育”见未来 | 如何让孩子学好美术?“实操手册”请查收→
新京号
彭凯平×萨尔曼·可汗:你准备好把孩子交给AI了吗?
新京号
算法的尺度:人机共舞的世界,如何找到和谐共生的法则?
文化
【推荐阅读】中国社区慈善的独特价值、既有实践与未来发展(下)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