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连续两年增长,2024年中国近海平均海温再创新高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梦婕
2025-01-10 17:09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月10日,记者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获悉,根据最新监测,2024年,中国近海年平均海表温度再创新高,达21.50℃,已连续两年增长,较2023年增长0.15℃,比常年偏高1.16℃。


2024年中国近海年平均海表温度再创新高,其中渤海及黄海北部较常年偏高1.51℃,黄海南部较常年偏高1.47℃,东海较常年偏高1.04℃,南海较常年偏高0.88℃。


2024年中国近海海表温度距平场,R1:渤海及黄海北部(117.5°-126.5°E,37.5°-41°N),R2:黄海南部(119°-126.5°E,31.5°-37.5°N),R3:东海(117°-128°E,23°-31.5°N),R4:南海(105°-122°E,1°-23°N)。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供图


2024年中国近海热含量较常年偏高71 PJ(1 PJ=1019焦耳),其中渤海及黄海北部较常年偏高3 PJ,黄海南部较常年偏高7 PJ,东海较常年偏高9 PJ,南海较常年偏高6 PJ。


2024年中国近海热含量距平场,单位MJ(1MJ=109 J/m2)。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供图


据了解,海洋变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存在广泛影响。海洋变暖将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如台风、海洋热浪等,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海洋变暖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和低洼地区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海平面上升相关风险,例如土地侵蚀等。海洋温度和层结变化影响海洋碳吸收,随着海洋变暖和层结加剧,海洋碳吸收效率下降,导致更多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留在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


同时,更强的海洋层结会抑制海洋垂向溶解氧输送,导致海洋内部氧含量进一步减少,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表示,将密切关注2025年全球海温和热含量发展状况,及时提供最新的监测信息。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央行降准降息政策落地;郑钦文今晚2024中网首秀
时事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情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全球资产配置新视野 2024中国财富管理服务报告
财经
连云港:四十年蝶变,谱写“后发先至”新答卷
时事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2023年度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全国有多少人看电影?
新京号
环境新闻速览 | 为海洋“减塑” 助百姓增收(人民日报)
新京号
数读|六个经济大省为2023“划重点”:谁在破局?谁在转型?
财经
2022三农问答丨关键之年走出的新路
乡村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