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创新,让文化美丽绽放——遵义市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综述
文明遵义
2025-01-05 12:37
进入文明遵义阅读更多内容


CIVILIZED CITY

 

2024年,遵义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文化的芬芳,每一场活动都涌动着创新的活力,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无限惊喜与感动。

 

CIVILIZED CITY

 

欢声笑语回荡山乡

 

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2024年,“四季村晚”在素有“黔北门户”之称的桐梓县如火如荼地开展。每一个季节,虽然有不一样的主题,但拥有着一样的精彩。

 

 

这个舞台,尊重农民首创精神,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鼓励大家自主选材、自编自导自演,将田间地头的劳作场景、日常生活的点滴趣事转化为文艺节目搬上舞台。

 

01

 

桐梓县

 

2024年6月22日至8月31日,桐梓县在九坝镇山堡社区开展“夏季大联欢”村晚系列活动,举办群众才艺大比拼,设计“对歌”“斗舞”“才艺比拼”沉浸式互动环节。除了组织当地群众和避暑游客进行展演以外,还邀请珠海市歌舞团、贵州民族歌舞团、贵州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及黔渝两地多个文化馆、社会团体参与到周末大联欢中。

 

 

该县累计举办“夏季大联欢”村晚系列活动222场次,演出节目累计3002个,参演人员约2.17万人次,累计观看人数77万余人次,网上总传播量超5000万。其中,九坝山堡“村晚”主会场共举办活动64场,日场均观看人数约1万人次;周边旅游地产、乡村旅馆民宿等举办“村晚”系列活动98场次,日(场)均观看人数500余人次。

 

湄潭县

 

02

 

全民唱村歌,共抒家乡情。在湄潭县,同样有一个全民参与的大舞台——“村歌赛”。从孩童到老人,各个年龄段村民齐上阵,唱出自己的心声。

 

 

“村歌赛”坚持推出原创作品,鼓励参赛村民学习、演唱贵州原创歌曲、花灯、小调等,同时不局限于传统歌唱形式,巧妙融合舞蹈、民俗技艺表演等元素。在丰富舞台视觉效果的同时,彰显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村歌赛”从海选到初赛,再到决赛,进行了24场视频直播,成为线上线下关注的热点。在现场观众满意度调查中,95%以上的村民反馈“村歌唱的是咱老百姓的歌,接地气又好听,大家一起唱,把村歌唱出大山”。

 

03

 

余庆县

 

余庆县则以“村舞”为根基,融合文化、体育、特色产业、旅游等多要素,精心打造“贵州斗舞会”品牌,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这个赛会,坚持以“群众性”为核心,激发赛事新内涵。“贵州斗舞会”参赛队伍从舞蹈服装、参赛曲目、参赛舞种均由群众自发组织,充分尊重群众创作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感。

 

 

同时,赛会以烟花舞龙表演+露天DJ、斗舞会+露天DJ等方式,融入余庆高矮人舞、钱杆舞、花灯戏、泥牛黄等非遗文化元素,有效激发非遗文化生命活力。

 

自赛事开展以来,群众反响热烈,踊跃报名,截至目前已开展斗舞比赛43场次,线上线下观众已达200万人次以上,吸引县外54支代表队近5000人直接参与,赛程已排满至2025年5月。

 

“村晚”“村歌”“村舞”,我市立足本土特色,深挖乡村文化资源,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乡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这些具有群众性、持续性、带动性的品牌活动,奏响了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激昂“文化乐章”。

 

CIVILIZED CITY

 

文化气息充盈城市

 

走进位于汇川区温州路的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区,浓浓的工业气息扑面而来。一栋栋红砖老厂房、一件件工业“老物件”,向人们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蹇广宏(遵义图库发)

 

自2023年成功打造为贵州首批、遵义首个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后,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通过延伸阅读、艺术服务的触角,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方式运作,围绕“创意、时尚、休闲、怀旧”四大主题,划分为旅游休闲区、三线文化展示区、文化创意区、管理服务区、艺术广场区。园区以公益性为主导,无偿为书画家及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也为市民和游客提升文化生活品质打造了良好载体。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与时尚的交融,文化和生活的互动。为了给市民和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遵义1964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创新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同时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打造有特色、有品位、有内容、有质量的公共文化空间,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城镇居民流动范围增大,传统公共文化区域需要在服务提升上取得突破,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

 

凤冈县于2023年探索打造公益性城市主题书房项目——博远绘本馆,占地180余平方米,馆内藏书近5000册。

 

 

相较于传统图书馆,该馆在保留传统阅读功能基础上,引入丰富多彩的手工课、书法课、绘本课、绘画课以及各种主题活动,通过多元化课程设置丰富学习体验,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展现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同时,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点,还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和理念,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益帮助。

 

 

为拓展服务功能,进一步探索形成区域性多业态文化创新基地,凤冈县以城市书房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夷州茶社,打造集文化、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为群众提供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服务。

 

文化是凝聚民心、传承根脉的灵魂所在。我市积极在文化空间发展上思考探索,与创新旅游业态相结合,推动形成文旅新地标,展示城市良好形象,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

 

CIVILIZED CITY

 

青春乐章响彻黔北

 

在遵义,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让老百姓沐浴着文化的春风,感受着精神的滋养。

 

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1月2日,别开生面的跨年迎新活动在新蒲新区盛大上演。活动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举行,持续推出多场有特色、有亮点的文化娱乐活动。

 

 

特别是在主会场——遵义大剧院,举办了新年音乐会、相声专场、户外音乐节等。不仅如此,还搭建了高达50米的跨年灯塔,于跨年夜开启绚烂夺目的倒计时灯光秀,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天空中绽放出绚丽的烟花秀,汇聚了人们的新年心愿。

 

 

活动精彩纷呈,现场气氛热烈,主会场吸引上万人参与活动,并带动了周边的林达商圈、万达广场、人民公园等地的人流和消费。这场全民大狂欢,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群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成为遵义现象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之一。

 

提到吉他,相信不少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关联词便是“正安”。

 

 

2024年7月26日,吉他之都·音乐之城“青春遇见贵州·吉他律动正安”2024吉他旅游生态圈消夏音乐季活动开幕以来,围绕生态圈核心区域——吉他文化广场,正安县开展了为期67天的消夏音乐季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共计开展文化惠民展演活动57场,线下累计到场观看37万人次,线上浏览量超1亿次。

 

 

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爆点”的要求,在正安,一场场“吉他+N”的文旅活动接续登场,一场场全民参与的惠民音乐季活动连续上演。这里以吉他文化为牵引,音乐季活动为磁场,持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断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用吉他弹奏出的优美旋律在正安的上空回荡,用不同音乐形式奏响的和鸣则在绥阳的稻田里流动。

 

 

2024年8月8日至9月8日,绥阳县旺草镇举办了“青春遇见贵州·听得见的稻田”——2024年稻田音乐季,邀请专业乐队和新锐实力歌手齐聚唯美浪漫的稻田公园,奏响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乐章。上万名乐迷从各地蜂拥而来,奔赴一场激情澎湃的青春约会。

 

 

作为以“政府主导、企业合作、群众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乡村+产业”的主题式大众文化品牌,稻田音乐季不仅邀请流行乐队进行表演,也有当地的文艺团队参与,真正让群众文化活起来、热起来。

 

在一项项文化活动中,群众不仅是观众,更是演员,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乐享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群众实现了从“旁观者”向“主角”的身份转变。在广袤的黔北大地上,公共文化服务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举措,将为群众带来更加美好的文化体验和更加长久的文化滋养。

 

来源:《遵义日报》

 

编辑:李霞丨责编:周宁丨编审:徐飞

 

来源:文明遵义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遵义,第10次!
新京号
厉害了!遵义这个社区有一位“科普爷爷”
新京号
北京市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以“三生”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
北京
一抹志愿红 满城文明风
新京号
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在未来之城“诗意地栖居”
新京号
向不文明行为宣战丨破陋习・智治理——新蒲新区解锁文明幸福新密码
新京号
孤儿助学扩面提标,民政部全学段保障|新京公益4月播报
公益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浙江这么干!
新京号
报刊时光机丨解码“马拉松+”的荣成方程式
新京号
天地图改版上线,首次发布自然资源领域18个专题数据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