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顺义这一年丨临空经济振翅腾飞
北京顺义
2025-01-04 10:39
进入北京顺义阅读更多内容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作为全国临空经济的示范引领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已成为全市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两区”建设的主阵地。

 

2024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以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着力构建“1+4”产业体系,吸引国际资源要素加速聚集,打造首都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服务产业集群

 

2024年前11月,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185.7万人次,同比增长28.7%。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以航空总部为龙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服务产业集群。

 

 

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与首都机场集团共同发起组建首都机场航空业务发展委员会,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推动争取航权资源、积极推动时刻扩容、提升国际航空业务,拓展航空市场。推动国航、首都机场集团等龙头企业上下游和孵化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聚集;吸引航空运输、维修服务、技术服务等领域国际经营主体、项目落地。把握维修市场扩大契机,以Ameco、罗罗等为“链主”,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全国领先的跨境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以医药贸易为牵引,打造全国领先的跨境医药健康产业集群。2024年1至10月,天竺综保区实现进出口值1066.52亿元,同比增长2.6%。

 

进口医药是推动天竺综保区进出口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的重要支柱。2024年,天竺综保区新增了27个药品品种进口,带动园区企业进口货值大幅提升,巩固了全国医药进口高地的地位。

 

 

罕见病药品入库。

 

2024年前10月,天竺综保区进口罕见病药品17.3亿元,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的38.3%。目前,天竺综保区已实现罕见病药品伏索利肽、地夫可特“保税备货、分次出区、临床应用”全流程操作。

 

潜力无限的临空智造产业集群

 

中科星图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扎根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临空智造展现出强大活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临空智造产业集群。2024年1至11月,园区新入区企业754家,同比增长20%。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俯瞰图。

 

在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中,天竺综保区在全国150个纳入考核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位居全国第二,位列A类,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政策叠加优势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以航空物流为特色,打造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2024年1至11月,首都机场货邮吞吐量131.6万吨,同比增长32.2%。

 

 

工作人员检查“连程直转”货物。

 

在传统模式下,出口货物经国内航班抵达口岸后,要先进入国内库房,完成提货后再运输至出口拼装库,通过安检后再入库发运,全程需要进行4次货物交接。而在首都机场货运口岸“连程直转”政策下,国内进港货物在机下可直转至出口拼装库进行国际出口货物操作,操作时效缩减超20小时。

 

极具国际化的商务消费新地标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以功能区域为载体,打造国际化的商务消费新地标,扩大免税品销售规模,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王府井全球购北京赛特奥莱线下体验店。

 

随着全国首创“保税+消费升级”政策的实施,免税商品到天竺综保区内保税存储后,以口岸免税店、跨境电商、货物贸易三种方式出区的路径全部打通,北京市免税品经营试点企业可实现线下免税店、线上“跨境电商”和线上“保税+消费升级”三位一体的业务贯通。2024年1至11月,园区通过“保税+消费升级”业务模式向境内销售106万件商品,销售额4.6亿元。

 

记者 康迎节

 

文编 丁月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相关单位供图

来源:北京顺义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高质量发展!他们,这样报道顺义
新京号
激活发展新活力!顺义国际化“金名片”愈加闪亮
新京号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芜湖,吸引着他们,滋养着他们!
新京号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这一年,经济显活力、创新添动力、开放聚合力
新京号
芜湖10位了不起的企业家专访来了!
新京号
展现新作为,顺义加快建设“港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平原新城
新京号
向“新”而行 大兴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永兴之城
新京号
顺义这一年|跟着关键词,重温2024
新京号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