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大美荐诗: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大美V视
2025-01-04 09:36
进入大美V视阅读更多内容

2025年1月4日 

 

农历 月初五

 

 

点击聆听古诗诵读

 

诗歌朗诵:于丹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赏析朗诵:刘思思  绵阳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病起:病愈。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惫。纱帽:纱制官帽。

 

江干:江边,江岸。阖棺:盖棺。

 

 

插画作者:叶星千

 

 

陆游诗词文俱佳,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及《南唐书》等。《病起书怀》写于淳熙三年(1176年)。当时,诗人被免去参议官,住在成都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多天,病好后,诗人写了两首诗记述病中感怀,这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破题。“纱帽宽”,一语双关,既实写生病后形销骨立,故而感到官帽宽松。同时,也暗含被贬官之意。“支离”,既形容病后身体虚弱、骨头像散架似的,也隐喻被贬后支离破碎的心绪。

 

这一年,诗人已52岁。有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只能远离庙堂,孤居江湖。一个“孤”字,写照了诗人因抗金主张不被当权者接受的无奈。一个“客”字,写尽了远离家乡的贬官之人的凄凉。

 

颔联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全诗的亮点,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它是诗人的自我勉励,也是诗人一生的写照。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陆游的这一句意思一样,其中饱含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颔联下句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是非功过盖棺方能定论。言语间有不甘,有期盼,有郁愤。而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以为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在《书愤》一诗中,诗人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这首诗的尾联再次祭出《出师表》:“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更”,说明同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诗人以“受命于危难”的诸葛亮自况,希望能为北定中原出力。反复提及《出师表》,也是借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抒发胸中沟壑。刘备三顾茅庐,延请诸葛亮出山,当朝者却不能慧眼识英雄,致使诗人怀才不遇。

 

爱国忧民是陆游诗歌重要的写作题材,这首诗通过对自身遭遇的叙写,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宿愿。诗歌语言精炼自然,畅晓易懂,风格雄健,兼具李白之奔放与杜甫之沉郁。他的爱国诗,影响了南宋及后代诗人。

 

鸣谢:屈雅红(专栏作家 大学教授)

 


 

 

书法:中国书协会员、文史馆员、博导  刘建民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叶嘉莹:我心中的诗词家国丨逝者
文化
收藏家张伯驹,中国文人的模样
文化
古时候的家宴是什么样的?
文化
大美荐诗: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新京号
从王羲之到文征明:历代行书八大家
文化
这一架紫藤,隔开了俗世
文化
明清改朝换代之际,旧朝遗民与新仕贰臣的交往
文化
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就是我开创现代日本诗歌的世界
文化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考试成神之路
文化
唐宋历史评论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