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 通讯员李啸)1月2日,2025年新年开工首日,北京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上新”。今年,北京经开区将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包括主导产业聚链、未来产业育新、专业服务聚合、聚才汇智领航、产业金融赋能等。
具体举措包括,筛选1000家高成长企业作为基金投资和服务包储备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企业;安排供应100公顷土地和100公顷城市更新灵活用地,提供不少于50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超万P高性能算力,加快亦庄综保区封关运营,为企业定制10万平方米共享空间等。
北京经开区与工银资本、交银资本等11家基金管理公司签约。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在1月中旬率先出台今年的‘开门红’政策措施,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策措施将增强普惠性,覆盖全行业,增长即奖励,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当天,经开区围绕年度重大投资项目、产业招商政策、土地供应计划、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发布了2025年亦城机遇清单。清单显示,目前亦庄新城在施及前期项目达到713个,总投资9049亿元;今年建设的项目452个,总投资5900亿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亦庄将继续保持千亿级别投资规模,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投资项目。
在政策支持方面,今年,北京经开区拟编制10项政策文件,包括发布“科创二十条”2.0版本,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汽车、医药健康、信创、“机器人+”未来产业等具体措施。土地供应方面,今年计划供应72个项目,总用地面积370公顷,主要聚焦产业体系与土地管理创新、宜业宜居城市建设、民生福祉与公共服务优化三大方向。
同时,经开区与工银资本、交银资本等11家基金管理公司签约。目前,亦庄已打造了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基金集群,建立包含直投基金、市场化子基金、并购基金、CVC基金等完善的基金管理体系,形成覆盖企业发展种子期、天使期、VC和PE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基金生态。
按照计划,亦庄的第二期百亿规模政府引导基金将设立,助力构建千亿体量基金支持体系。同时,年内还将发行储架总规模20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拓宽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补偿范围。
编辑 张牵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