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受理处置518个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
新京报 编辑 赵熹
2024-12-27 10:36

新京报讯 据网信中国官微消息,一段时期以来,有不法分子打着“金融投资”“退费补贴”“消费充值”“证件办理”“期刊征稿”等幌子,仿冒有关部门、单位官方网站平台,实施诈骗活动,严重影响部门公信力,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社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


2024年,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持续深化涉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受理处置工作,广泛收集举报线索,积极协调核查认证,有效回应网民关切,共受理处置违法违规网站平台518个。其中,涉及仿冒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机关类网站平台279个,仿冒中国石化、中国一汽、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类网站平台83个,仿冒腾讯、抖音、TCL等民营企业类网站平台41个,仿冒《现代大学教育》《暨南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杂志类网站平台115个。


梳理发现,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存在以下特点:


一、迷惑性强。通过镜像、复制相关部门官方网站等形式进行伪装,令网民难以分辨真伪,极易受骗。



(仿冒教育部学信网)


(仿冒中国一汽网站)



(仿冒TCL售后网站)


二、诱惑性强。常以宣传“高额利息”“退费补贴”“有偿发稿”等内容为噱头,诱导网民落入诈骗陷阱。



(仿冒财政部相关网站,发布虚假“退税补贴项目”)



(仿冒中国航天相关网站,发布虚假“投资项目”)



(仿冒中石油相关网站,发布虚假“投资项目”)


(仿冒《现代大学教育》期刊投稿网,发布虚假“发稿渠道”)


三、隐蔽性强。绝大多数服务器在境外,网址域名经常跳转,以此逃避监管。





(仿冒中石化网上营业厅网站,网址域名多次跳转)





(仿冒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网站,网址域名多次跳转)



(仿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网站,网址域名多次跳转)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犯罪成本低、社会危害性大,严重破坏网络生态,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将持续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完善举报受理处置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防范打击合力。在此也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注意辨别,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可向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或属地网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www.12377.cn


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举报客户端:网络举报


编辑 赵熹

相关推荐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新京号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典型案例
第一看点
跟拍盯拍韦东奕,32个违规直播间被北京网信部门关停
第一看点
关于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的通知
新京号
今日辟谣(2025年6月23日)
时事
北京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举报方式公布
第一看点
清理“韦东奕”假冒仿冒账号超5000个!网信公安联合整治
第一看点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日)
时事
北京处置一批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问题账号
北京
早安北京0722:最高温33℃;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竣工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