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遵义红 正青春│红色旅游璀璨 文旅融合长红
文明遵义
2024-12-24 15:45
进入文明遵义阅读更多内容


说起遵义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红色”

 

打开“小红书”“今日头条”等应用软件,输入“遵义旅游”,各种游玩指南、旅游攻略、遵义必去热门景点等信息密集。这些信息推介中都有这条:一生必须去打卡的地方——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肖湘黔 摄

 

 

从一个外地人的视角来看,没到遵义会议会址,就等于没有来过遵义,这已是广大游客的共识。2024年1月,在遵义会议89周年之际,遵义推出倾心打造的《伟大转折》沉浸式剧目,通过现代舞台创意和科技手段,呈现出震撼的沉浸式“环幕”效果,艺术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伟大转折”征程。

 

《伟大转折》是沉浸式打卡体验遵义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由点及面,纵观全局,这座城串“珠”成“链”的“红色精彩”正不断推陈出新。

 

 

《伟大转折》剧照

 

近年来,遵义坚持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对遵义会议纪念体系进行升级改造,深入挖掘老城“三街”“六巷”文化内涵,充分将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等融为一体,紧密围绕以住宿为核心,加快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旅游小生态圈,着力以场景引客、住宿留客、业态聚客,全面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如今,遵义会议会址年参观游客量达400多万人次,成为全国人民进行党史学习、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

 

 

国庆假期,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马云才 摄

 

在网络上搜索红色旅游含义,记者看到这样的阐释:红色旅游是依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活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植文化根脉,用好用活红色文化,保证了红色文化的鲜活生命力,实现了红色文化在培根铸魂中的教育功能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功能。”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军星说。

 

 

2024年国庆假期,以丙安古镇、土城古镇为核心的“红色古镇游”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

 

 

四渡赤水纪念馆

 

近年来,我市依托红色遗址遗迹,结合黔北特色文化,推出一系列“红色古镇游”,受到许多充满活力、追求个性的90后、00后青睐。

 

位于赤水河畔的丙安古镇,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1935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都曾在丙安扎营。

 

 

丙安古镇 张曦 摄

 

国庆期间,游客们踏上青石板,在红一军团陈列馆参观,瞻仰那些红色印记,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游客日均接待量突破了1万人次。吊脚楼、青石板、码头文化,加上红色丹霞的独特风景,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连接“古”与“新”。不管是大顺店,还是洞穴酒店,国庆期间一众特色民宿爆满。夜间还有山体激光秀,让丙安古镇的魅力,从白天延展到黑夜,形成新的旅游引爆点。数据显示,国庆前两日,丙安古镇累计接待游客22000人次,同比增长两倍以上。

 

 

夜色下的匠庐·雅路古民宿

 

同样位于赤水河畔的土城镇,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这里有青杠坡战斗遗址、土城渡口等众多红色遗址。这些年,土城镇持续升级打造四渡赤水纪念馆,收集展出5000多件红色文物,系统展示了“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历史。此外,这里还建有讲述731位女红军英勇事迹的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等红色场馆10余处,建有四渡赤水纪念公园等3处综合性文化公园。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胡博 摄

 

“不仅能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还能体验到现代旅游的休闲放松和高质量的服务。”来自深圳的游客刘先生一家自驾车来到遵义,边走边玩,感叹遵义文旅从“红色”到“多彩”的旅游体验。

 

为立体式、多角度、全方位推介遵义,遵义文旅部门多次赴重庆、成都、厦门等城市举办推介会,持续加强“红色圣地·醉美遵义”品牌宣传,不断提升文旅服务和产品供需匹配度,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遵义、游览遵义、了解遵义。

 

 

旅游,是认识一座城市最好的选择。随着“红色圣地·醉美遵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单一”到“多元”的内容升级、服务提升、业态布局,正为这座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土城古镇

 

2023年以来,按照“围绕线路打造场景、围绕场景布局住宿、围绕住宿丰富业态”总体思路,遵义持续推进20个“场景+住宿+多业态”旅游生态圈打造,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推动构建遵义旅游新版图,打造遵义旅游新天地。2024年夏季,全市文旅系统推出各项活动100余场,包括大型杂技秀《绮境》、舞台剧《平潭映象》等精品剧目和多场演唱会,常态化举办街边音乐会、集装箱音乐节、桐梓“村晚”、余庆烟花斗舞会等众多活动,持续推动红旅、酒旅、茶旅、体旅、康旅融合发展。

 

 

贵州桐梓村晚 娄山春 摄

 

每到一处,绿水青山不仅是看得见的乡愁与情怀,更是村村都有热闹、有转头、有看点的资源禀赋。

 

在红军长征沿线的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同样依托红色历史和创新纪念馆展陈方式,持续推动红色文旅提质升级。实践不断证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必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需求上,要处理好‘产品’和‘市场’的关系。红色文旅要跟上潮流,要适应年轻人的接受方式,以新媒体讲故事的直观与生动,以细节切入,带入场景,让红色文旅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一级巡视员王祖强表示。

 

“要促成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消费文化的时空交融,更好推动发展。在保护好红色资源的同时,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开发红色文旅产品,真正让红色文旅成为富民产业,为传承者与接受者之间架起精神交流与文化认同的桥梁。”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张守四表示。

 

 

在务川自治县大坪街道龙潭古寨举行的《村光大道》 田东 摄

 

历史的回响,在历久弥新的传承与发展中愈加璀璨。时代的脚步,总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愈发坚定。

 

面对持续攀升的文旅流量和不断释放的消费需求,遵义将牢牢把握“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筹办好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活动,加快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引领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遵义正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突破口,抢抓历史机遇,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新路上展现新的风采。

 

大国自信激发爱国热情,红色文化成为时代最强音。

 

随着爱国主义情怀持续提升,年轻群体对红色文化兴趣持续增长。遵义作为贵州省域副中心,还将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新创意,让更多游客身临其境感受长征精神,为红色旅游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让红色文化更好传承与发扬,让更多游客在文旅体验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今天的遵义,正昂首接过红色文化的旗帜,继续新时代的文旅长征。

 

来源:《遵义日报》

 

编辑:杨露丨责编:周宁丨编审:徐飞

 

来源:文明遵义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新京号
2025年第一个“出圈”城市,为何是莆田?
新京号
讲好红色故事:贵州这样做!
新京号
遵义这里,怎么就火了?
新京号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遵义红色研培唱响时代主旋律
新京号
《光明日报》——贵州遵义:红城今朝更好看
新京号
留住历史足迹 守护红色记忆
新京号
迎新!登高徒步
新京号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长征路上向“新”行·甘肃会宁:会师之地的传承与希望
新京号
“乒超”来了!就在遵义!等你来看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