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顶级富豪也消费降级了?我去北京SKP“卧底”了三个月
果壳
2024-12-23 09:31
进入果壳阅读更多内容

第一次去位于大望路的北京SKP时,我被大门处鞠躬迎宾的服务吓了一跳。

 

我从未见过,商场入口那扇旋转门之后会有一个男礼仪迎客鞠躬。

 

他扫了露怯的我一眼,冷冷地鞠了躬,仿佛知道我的钱包不属于这里。

 

我悄悄站到远处观察,发现对于珠光宝气进来的客人,他的鞠躬迎接尤其恭敬,除了脸上淡淡的微笑,还会说一声“欢迎光临”。

 

这就是北京SKP,中国最顶级的高端百货商场。

 

2019年它曾创造过单日卖出10.1亿的销售神话。靠着京圈贵妇,2023年北京SKP年销售额达到265亿元,蝉联“全球店王”。

 

彼时,我只是SKP的过客。

 

在我的印象里,这个仅有六层楼的顶级商场,被三栋华贸写字楼和周边高大公寓围在中央,它像一个持续展示金钱魅力的小盆景——流光溢彩,只有足够多的财富才能在这里登顶。

 

而今年9月到11月,我以兼职的身份加入位于SKP一层的COSTA COFFEE,这家店是除了SKP大门以外,唯一能将商场内外区域连通的店铺,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们穿过COSTA进出SKP商场。

 

 

每个周末我会在咖啡店里打工,做咖啡、打包外卖和清理外场之余,我也开始观察这个小盆景里的一切。

 

除了华丽的商品,精雕细琢的装潢,这里有出手阔绰的客人,松弛享受的老钱,打扮精致却难掩焦虑的柜哥柜姐,永不停歇的快递小哥,和随时蹲守机会的黄牛。

 

SKP就像一个橱窗,撕开一个小口,让我得以窥探上流生活。

 

这里没有不计后果狂买一通的有钱傻瓜,那些在外界看来膨胀的欲望、纸醉金迷的状态早已在消费降级和保守经济的一盆盆冷水下回缩。清醒的富人们只是过来喝喝咖啡晒晒太阳,Sales们为低迷的业绩挠头,打不过平价咖啡的COSTA还在挣扎。

 

每个周末的早上八九点,总能看到柜哥柜姐们在COSTA外摆区吃早饭。

 

虽然点一杯COSTA咖啡,但配的却是鸡蛋灌饼。

 

新一天的工作即将开始,柜哥柜姐各有应对。

 

有人常点红茶拿铁、焦糖海盐拿铁这样又甜又提神的饮品缓一缓。

 

也有人靠着不加糖的特浓拿铁、特浓美式振奋精神,咬咬牙接着上班。

 

比起各类五花八门的口味,店里卖的最好的,永远都是美式和拿铁。

 

常来的几位商务人士,早上雷打不动一杯美式,天气从暖到冷,美式从冰到热。

 

偶尔有逛SKP的客人到COSTA店里点一杯24元的牛奶。

 

“今天不太想喝咖啡了,中杯牛奶就行。”点单的女士目光略过菜单上各式各样的咖啡,最后指向了牛奶。

 

然而,就在距离SKP不到400米的地方有一家便利蜂,一线品牌的牛奶低至5元一盒

 

约莫九点多,更多的柜哥柜姐准时出现在COSTA外摆区。

 

或是一个人一杯咖啡,满脸愁容地坐在寒风中点燃香烟。

 

或是一群Sales边抽烟边眉头紧皱地交流工作。

 

不用半小时,桌上的烟灰缸就插满烟头,丢在一旁的烟盒也早已空无一支。

 

 

这就是我每个周末早晨都能看到的场景。

 

每半个小时左右,我就需要清理一次外摆区的十来个烟灰缸,每一个都不停生长出吸满焦虑的五彩烟头。

 

奢侈品巨头们公开的第三季度财报里,无一例外都在反映一个事实:奢侈品市场不断降温。

 

这种卖不动的焦虑已经具象化为柜哥柜姐们手中抽空的烟盒、面前爆满的烟灰缸和周身浓浓的烟雾。

 

按照清洁标准,一个烟灰缸里的烟头需要小于等于3个。

 

收拾烟头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柜哥柜姐更偏爱细支香烟,有爆珠的烟头出现频率也超高。

 

南京的金钗和银钗、黄金叶、红方印、贵烟细支......均价基本在20多左右。偶尔出现的荷花细支稍微贵一些,售价42元一包。柜哥柜姐们的消费水平,可见一斑。

 

早上10:00,北京SKP会准时开启自己最有名的迎宾服务。

 

所有店铺都会派出一名店员代表站在店门口,向往来的顾客挨个鞠躬微笑。

 

五分钟的迎宾轻音乐伴着欢迎光临的女声广播,店员们冷冷地站在金碧辉煌的灯光里。

 

虽然会悄悄打量经过的客人,但毕竟有些名流从不“显山露水”,还是得鞠躬。

 

 

不过,音乐一结束,店员们扭脸就进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小红书上还有人发帖专门这个点过来体验迎宾服务,cos一下电视剧里的财阀。其实,对底气不足的人来说,还是太受宠若惊了。

 

不过一个月,我就已经摸清了到店消费的熟客:职场新贵、城市中产、老钱......他们有时间也有财力来逛SKP,而年轻人们则更喜欢去距离大望路只有一站地铁的合生汇。

 

一位优雅的俄罗斯夫人是少有的外国常客。她总是抱着泰迪小狗和自己的老姐妹过来,她们偏爱坐在外摆区域,点上两杯拉花精致的丝慕白,互相分享着面包和曲奇,然后用俄语谈天说地。

 

另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钱”先生,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西装的口袋巾叠得整整齐齐。即便是深秋略显寒冷的早晨,他也总是穿着露出脚踝的船袜和皮鞋,点上一杯冰美式,坐在外摆的风里静静地看手机。

 

住在附近华贸的一位女士,常常穿着居家的毛毛大衣和毛毛拖鞋就来买咖啡了,坐在窗边的沙发悠闲地翻看她在书架上随意选中的书。

 

是的,有钱人的松弛就是这么赤裸裸。

 

自然而然地,关于如何分辨客人是不是常来逛SKP,也变得很容易了。

 

看他对待咱们咖啡店服务员的态度:

 

温和、松弛、不太care身边人的常客,咖啡店爆单的时候也会说“没事的我不着急”,因为已经完全熟悉COSTA的出品速度和服务方式了。

 

曾经遇到的另一位顾客,在商场内心满意足地大花一笔后,提着SKP标志性的粉红购物袋走进COSTA,鞋一脱,腿一盘坐在沙发上,大声喊“来一杯咖啡”。

 

看着他理直气壮地让服务员将自取的拿铁送到面前时,他的生客身份,我也了然于心。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做奢侈品销售的王漫妮和同事们每天都需要穿着高跟鞋在店铺久站,服务客人。

 

现实生活中,是否穿着高跟鞋成为判断柜姐们职级高低的利器。

 

早上十一点前后的小高峰,柜哥柜姐们在点餐处排队等候。

 

那些普通的柜姐们,一双小白鞋或者平底皮鞋就符合形象要求,她们的淡妆往往遮不住倦容和疲态。

 

 

系着飘逸丝巾,神采飞扬,“哒哒哒”在SKP商场里穿梭、巡店的,往往是职级更高的Sales,她们看起来永远精神抖擞、光鲜亮丽。

 

柜哥甚至保安也很讲究。尤其是头发,要么凌乱又带点刻意打理过的美式前刺,要么就是抹了发油的服帖大背头,光滑得跟皮鞋一样亮。

 

SKP里每个销售都精致得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摩登男女,唯有常客老钱们松弛地只把这儿当自家后花园。

 

北京SKP的痛点也很明显——二楼卫生间位置隐蔽,且一个卫生间只有两个位置。

 

当我从员工通道左穿右穿才能到达时,也很难向顾客解释清楚它到底在哪里。

 

好在装潢也还算不错:感应开盖的垃圾桶,会暖座的马桶,亮堂的水龙头和永远整洁干净的洗手台,上一次就能蹭一身香水味儿和一次润润的BHG护手霜。

 

上卫生间的Sales也很少有着急忙慌的,靠着墙悠闲地发会儿呆,因为这也是难得的放风时间。

 

北京SKP一年会有两次打折庆典,一次是开业周年庆,在4月份。另一次则是年终店庆,在11月。

 

今年11月时就有人在小红书发帖:怎么今年店庆线下逛SKP的人变少了?

 

其实,能证明店庆热度的,不是店里,是顺丰快递点。

 

在SKP内部的顺丰快递窗口,平时不用等太久,而店庆时柜哥柜姐们则需要排起长队,在线上客人们的一番狂欢购之后,寄出一堆新品。

 

顺丰早有准备,折叠小凳往窗口外一摆,站了一天的Sales们终于可以坐着等待。没有人催促,大家都默契地刷会儿手机喘口气。

 

虽说11月店庆的SKP商场里提袋的人没有往年多,其实懂的人都知道里面的门道有多深(付航语气)。

 

就像香港佳士得拍卖一样,有钱人们从不露面,只要一个电话,同样有自己的购物狂欢。

 

一些真正的富人,早已经在微信上和相熟的Sales通了气儿,看上的单品线上下单,叫个闪送就能送到家。

 

于是,忙坏了闪送小哥。

 

 

SKP严格限制闪送员和外卖员们进场,Sales们只能把商品送出SKP场外。

 

不熟悉接物通道的闪送小哥转晕了头,平时纤细柔弱的柜姐此时大爆发,和保安着急大喊“闪送来这里!”,响亮的声音在SKP这个富丽堂皇的小盆景四周荡起回声。

 

只见闪送小哥朝柜姐飞奔过去,提起客人预定的大袋Prada商品冲上电动车。

 

之前读完一篇《割不动贵妇的“韭菜”后,爱马仕急了》的文章,我特地留心观察了一下店庆时的爱马仕。

 

一些“养马人”还是没能从配货游戏里抽身,店里攒动的人头,忙不迭的销售在店里各个角落服务着,仍然是一派热闹景象。

 

北京SKP一直有店王的称号,在2020年以177亿的销售额,超越英国哈罗德百货,位居全球高端百货第一。到了2023年,北京SKP也仍然以一年卖出256亿元的成绩继续稳坐全球店王。

 

碰上这样的全球高端商场店庆打折,贵妇们还是没那么容易对顶奢牌子们祛魅的。

 

下班打开手机,一条“爱马仕小贵但保值!”的帖子推给了我,我笑笑,按下“不感兴趣”。

 

让我感兴趣的是另一类SKP话题。

 

早在7月时我就刷到过,北京SKP店的爱马仕搞了个“Silk Dance”吸引顾客,一堆Sales在店里挥着丝巾舞蹈,热情地像在夏威夷的篝火晚会。

 

 

一条特别精辟的评论让人心酸又好笑:

 

“Sales真的难,又要表演,又要卖货,还要线上维护,还要沟通,还要申请配额,他只是单纯的想卖个货而已啊。”

 

我不禁点了个赞。

 

伴随11月店庆的,还有豪车展。

 

北京SKP与华贸之间的广场上,展出了法拉利的12Cilindri Spider,售价658.68万元。

 

酷炫拉风,锃亮的引擎盖苍蝇也打滑,参观的人们排队上车,咔咔咔就是一顿拍。

 

无人知晓的是,豪车也有自己“心软的守护神”:车旁的椅子上,黑衣保安们衣服一裹,一守就是一夜到天明。

 

在SKP兼职做“形象气质佳”的迎宾礼仪或理货员可以收到一份300-400元的日薪,这类兼职一般短则10天,长则一个月。

 

穿上白衬衫黑马甲,扎一个蝴蝶结领带,在店门口接待顾客。Dior、盟可睐门口都有迎客的年轻男礼仪,除了长时间站立,面带微笑一整天也是极大的考验。

 

 

午休的时候,累极的他们套一件大衣就在COSTA角落沙发上昏昏欲睡了。偶有听八卦说,这些迎宾员们有的还在中戏上学。

 

咖啡店里最风风火火、却又最不敢招摇的应该是黄牛了。

 

他们十分熟悉北京SKP店庆时满千返百、十倍积分礼金兑换的套路,号称七八折就能帮你拿下商品。

 

COSTA就是他们的据点,别人享受咖啡,他们间谍一样盯着四周环境,手握一匝票据和卡聚在一起,伺机而动,看起来每天都收获满满。

 

神出鬼没,似乎总能从巡店经理的监管下逃脱。

 

作为曾经与星巴克并肩的精品咖啡,COSTA如今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战下生存得费劲儿。

 

工作的这几个月里,见证着它的执行标准从纸巾不限量到缩减纸巾提供,再到不主动提供纸巾的转换。

 

那位常来吃热狗咖啡两件套的顾客曾经一把鼻涕一手面包渣地询问纸巾在哪里,我连忙递上,然后只能在他稍有不悦地说出“你们这是在降低成本啊?”时,尴尬赔笑。

 

快被国内价格战打趴下的COSTA在11月祭出杀手锏:宝可梦联名。

 

推出了滋滋柠檬气泡美式、竹香斑斓风味生椰拿铁、葡萄果香轻乌龙三款饮品,分别对应了皮卡丘、卡比兽、仙子伊布三个角色。

 

但宝可梦玩家们偏向年轻化,和SKP主力消费的有些年纪的富哥富姐们没那么贴合。

 

那些其他茶饮因为联名而爆单的场景没有如期在这里上演,也很少在外卖单子中看到要求赠送联名礼物的备注。

 

店里依旧没什么早高峰,有些清闲地度过周末。

 

在COSTA结束最后一天班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多,我特意重新经过第一次出入的大门,还是那个男迎宾,我扯扯衣服的皱褶,看着他的双眼温和地说了一句“工作辛苦了!”他有一丝惊讶,随即露出友好尊重的微笑:“谢谢。”

 

接近财富不等于拥有财富,北京SKP这个自带贵气的小橱窗让普通人可以与金钱、欲望无限逼近,滋生无数艳羡、谄媚、焦虑、迷失......但橱窗的玻璃终究冰冷,从未允许幻梦轻易进入。

 

策划:围巾方、杨柳

 

编辑:杨柳

 

排版、插画:曲枚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潮生TIDEID:chaoshengTIDE),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来源:果壳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