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发布,北大师生参与录制
北京大学
2024-12-21 15:32
进入北京大学阅读更多内容

 

12月19日,《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公室师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录制,用声音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大青年交流、交往、交心的故事。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播放页面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于2024年5月出版,该书通过24篇访谈实录,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高校调研考察、关心指导大学生的生动故事,以“当事人讲当年事”的形式展现了总书记的“青年朋友圈”。该有声书由学习强国策划、出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11所高校师生历经5个多月时间精心制作。

 

北大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公室10余名师生参与了有声书第19章“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制作。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在英杰交流中心,他与师生们亲切座谈,向全国各族青年、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对学校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广大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奋斗中梦想成真。该章节中,多名当天与总书记亲切交流的老师、学生讲述了印象深刻的场景和交谈细节,回忆了总书记对北大青年的殷殷嘱托。

 

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表示,北大师生是《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忠实读者。参与这项工作的北大师生收获了难忘的人生际遇,他们用真情实感,让更多青年身临其境地感受总书记的人格魅力、思想伟力和领袖风范。

 

音频录制工作从2024年6月开始,北大师生团队认真备稿,不断推敲、打磨作品,于9月底完成全部录制工作。

 

“在参与录制的过程中,每每读到总书记两次来北京大学考察时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期待,就倍感振奋。”在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逢林同学看来,“书中每一个具有‘画面感’的镜头都映射出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关爱牵挂,每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故事都是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

 

国际关系学院顾予涵同学在录制过程中体会到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希望,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内涵有了更深理解。“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事业之中。”

 

“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仿佛在与总书记面对面交谈,”北大外国语学院窦逸兰同学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期望,运用好本专业知识技能,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声音在更大、更广阔舞台的传播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指导老师、音视频办公室副主任祖枫介绍,在团队的交流讨论会上,大家就对话语态、场景细节等反复打磨,努力做到语言表达的朴实和真诚。团队还对部分文本进行了多次调整与补录,力求完美再现场景,让听者产生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

 

首播仪式于19日当天在京举行。参与录制的高校师生代表参会。来自清华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分享了有声书录制体会。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首播仪式现场 任丞麟 摄

 

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传媒学院等高校的青年学子现场播读书中的精彩篇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播音指导、《新闻联播》播音员潘涛,北京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冉迪进行现场点评。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播音经验,对同学们技巧、情感上的改进之处进行指导。王逢林参与现场互动。

 

 

嘉宾和参与录制的青年学子现场互动(右二为王逢林) 杨睿 摄

 

北大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陈波表示,北大人讲身边事、讲亲历事,更能将真情实感传递给读者。同学们参与录制的过程是上思政课也是“讲思政课”。北大融媒体中心将发挥平台和技术优势,推出更多师生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为学校思政育人工作注入活力。

 

信息来源 | 融媒体中心

 

文字 | 王岩

 

编辑 | 山石

 

责编 | 燕元

 

排版 | 静静

来源:北京大学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重读经典、对话名家,多样主题活动邀首都大学生共赴“阅读之约”
教育
北京大学举办2025年春节团拜会
新京号
喜报|2个班级,67位同学,他们用行动传承伟人精神!
新京号
人物|赵德煜:追梦很难,他始终勇敢!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