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老舍剧场微影评 | 电影《伟大征程》:百年党史波澜壮阔 万人演绎意切情真
北京电影家协会
2024-12-16 13:14
进入北京电影家协会阅读更多内容

近期,北京评协组织文艺评论工作者代表赴老舍剧场观摩电影《伟大征程》。“老舍剧场微影评”专栏选取廖婧、陈颐、刘瑨京的评论文章,从不同角度分享观影感受。

 

电影《伟大征程》

 

 

中华民族,一个创造了五千多年悠久灿烂文明,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在近代以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求索。1919年的中国,屈辱仍在延续。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要承受和战败国一样的命运。中国人民的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大型情景史诗舞台艺术电影《伟大征程》何以如此感人

 

廖  婧

 

北京广播电视总台主编

 

前不久北京市文联的“双周影院”放映了4K全景声大型情景史诗舞台艺术电影《伟大征程》,该片历经三年后期剪辑制作,于今年10月31日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4K”是指分辨率比1080P高清视频高四倍的画质,能够提供更清晰、更细腻的画面效果。“全景声”则是指三维环绕声技术,多个音箱可以完美还原声音细节,提升观众的临场感受。这是目前国内首部采用4K全景声技术的电影,一部融合了现场歌舞戏剧、影视资料以及电影拍摄制作的多手段联合作品,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历程中的辉煌与壮丽,为观众提供了多维度的观影体验。

 

《伟大征程》基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型情景史诗,把整台文艺演出放在鸟巢体育场。这里曾经举行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大型开闭幕式演出,但这台演出有别于欢庆式的大型表演。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全场演员达5000人,各种技术保障人员达一万多人,还是在2020年后的抗疫阶段。我们今天看到的是通过现代电影手段对演出进行了二次创作。影片不仅保留了现场演出的完整性,还通过电影语言进行了再创作,使之成为独立于现场演出的艺术作品。影片中,现场大屏幕内容的素材仅占较少部分,显示了电影创作团队对现场演出的深度挖掘和艺术再造。

 

我们能看到整场演出舞台多剧种多元素的运用是其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的叙事性结构,如纯戏剧结构、史诗式结构、散文式结构、诗式结构和电影式结构,都在电影中得到了体现。这些结构不仅展现了戏剧的美学价值,也丰富了电影的叙事手法。例如,史诗式结构通过宏大的场景和叙事,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而诗式结构则通过象征和隐喻,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电影中运用了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杂技等多种艺术门类,使得整部电影的艺术语言丰富而多元。这些手段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电影的情感表达,更是与画面和叙事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特别是战争场面的再现,既有震撼人心的宏大场面,也有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关怀,这种对比使得电影的冲击力更加强烈。

 

电影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视频,这些视频不仅为电影提供了真实的历史背景,也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和代入感。通过这些资料视频,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震撼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所要传达的历史信息和情感。

 

电影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浓缩在4个篇章中,形成了一首有着“起承转合”结构的完整艺术作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史。这种结构的凝练,使得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

 

影片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大气势、大场面,同时注重电影感、空间感和艺术感。创作者通过电影化思维和大银幕视听语言的叙事方式,处理机位、运动、景深、光线,借助电影蒙太奇手段,呈现影像流动的“气韵”。影片通过镜头对人物进行刻画,既有大开大合的雄浑壮烈之美,又有打动人心的细节之美,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呈现完美结合。正如影片放映后总导演陈维亚在座谈中说的,多角度的机位拍摄剪辑,远比现场的观众看到的东西更多,特别是一张张感人的特写,连演员眼含热泪的镜头都捕捉到了,直击人心。所以在观看中,不仅是我几次流泪,身边的观影人也在拭泪。

 

在电影的情节连贯与细节表达上电影版更注重情节连贯,通过电影拍摄制作团队的二次精心创作,既延续舞台演出的精彩,又注重电影的细节表达。

 

影片通过全景声技术再现鸟巢场馆的空间声效,让观众产生穿越历史、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以宏大视角和生动叙事,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展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对于我们这一代从小看着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大的人来说,从骨子里喜欢这种史诗性表演。想想这百年历程将如何表现,不仅对导演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观众对于该如何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也是充满期待,后几个篇章,仍然把启承转合运用得很好,让情绪有起伏。对于我这个干了一辈子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重大的事件都是亲历者,就更加多几分亲切感。

 

正如陈维亚导演说的,年轻的演员,无论是集体舞演员还是现在的网红歌星、老中青演员,都是带着最真切的感情去表达心声,发自内心地感谢一个伟大的党领导着伟大的国家,走过伟大的艰难历程,让人民过上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戏里戏外都是感人的真情。

 

《伟大征程》通过舞台艺术与电影叙事的结合,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叙事,更是一首具有时代气息的舞蹈诗。这种独创性不仅体现了电影的艺术创新,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观影体验,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和情感的盛宴。

 

《伟大征程》在大银幕上重生

 

陈颐

 

《经济日报》记者

 

伴随着中央新影纪录电影制片厂激昂的片头曲,一场震撼心灵的《伟大征程》视听盛宴在银幕上徐徐展开。11月22日,在老舍剧场,我观看了这部展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大型情景史诗舞台艺术电影。

 

《伟大征程》是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为基础,摄制的同名舞台艺术电影,是国内首部将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融为一体的4K全景声大型情景史诗舞台艺术电影。

 

影片叙事以时间为轴,通过“浴火前行”“风雨无阻”“激流勇进”“锦绣前程”四大篇章及首尾“启航”“领航”部分,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脉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伟大成就,各篇章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过渡自然流畅,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宏伟历史长卷,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百年风雨沧桑与辉煌成就,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呈现在大银幕上。

 

这部大型情景史诗舞台艺术电影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影片将舞台艺术与电影语言巧妙结合,通过创新的镜头语言、大气的舞台调度以及精细的镜头剪辑,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故事搬上银幕,将历史场景在观众眼前展开,演员表演的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清晰可见,激昂的音乐、震撼的音效使人仿佛置身于历史洪流之中。

 

《伟大征程》的总导演陈维亚先生和电影导演田晨女士在放映结束后,上台进行了一场信息量大又非常有意思的座谈,讲述了在演出排练和影片制作背后的许多真实故事。将近1万名演职员提前一年进驻北京北郊的原阅兵村,在那里进行了高度封闭的、保密的、强化的训练。那是寒风呼啸的冬季,房间里只有一张张士兵睡过的硬板床。一些孩子嚎啕大哭。经过一年的训练,他们在情感上有了深刻的变化,通过表演的体验,被革命英雄的角色所感动。

 

《伟大征程》中的所有演员都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向以短发出现的李宇春在《英雄赞歌》演唱中扎上辫子,眼睛里含着泪花。在这场演出中,有很多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他们提前三个月集中在鸟巢附近的酒店等待,准备为这场晚会奉献自己的才华。

 

将舞台演出拍成电影,最大的难点就是时间。在鸟巢的演出结束之后,为了拍电影,所有的演职员包括工人都没有离开,摄影师用电影摄影机重新记录了5天。7月1号开演出结束后,摄影团队开始进场拍摄之前,就已经在阅兵村搭了一个绿木棚,拍摄一些主要演员的近景和特写。这种进场专门拍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离演员很近,可以用摄影机捕捉他们的动作、情感,他们最深刻、最细微的表情,观众看到的很多眼泪和汗水都是当时即时发生的。当观众看到每一个普通演员真情实感的流露,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加感同身受。

 

由百余人组成的创作团队,先后投入的18台8k电影摄影机,完成了全部前期拍摄工作,并通过剪辑、后期特效处理和声音制作团队的努力,全力还原了演出现场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声画场景,现代电影技术将舞台艺术转化为银幕语言,让作品保留了鸟巢实景演出的恢宏气势,还具备电影独特的叙事张力。

 

我听到大部分观众在观影后表示,《伟大征程》将舞蹈、歌曲、戏曲等文艺形式融为一体,反映中国共产党100年所走过的征程,很值得年轻一代观看。

 

主旋律如何吸引Z世代观众

 

刘瑨京

 

影视编剧、制片人

 

2024年10月3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大型情景史诗舞台艺术电影《伟大征程》盛大启映。这部电影基于同名文艺演出改编而成,旨在以“浴火前行”“风雨无阻”“激流勇进”“锦绣前程”四个篇章,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自1921至2021年的伟大征程。

 

我从演出总导演陈维亚老师的分享中,感悟到创作主旋律作品应当如何吸引年轻观众,与时代同频共振。

 

由于《伟大征程》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涉及大量革命先烈、英雄儿女的故事,为了让近万名演职人员演出真情实感,主创团队组织演职人员学透党史,让年轻的演职人员充分了解党的伟大征程中的艰难险阻与守望相助。这是演好革命先烈的基础。

 

陈道明、张国立、于和伟等“老戏骨”和杨洋、杨紫、李一彤等青年演员从不同角度塑造多个历史中的人物,选角突破固化,为演出增色,也促使部分年轻观众为此走进影院;赵葆秀、孟广禄、史依弘等戏曲演员以京剧唱段表现“锦绣前程”,展现不同行业的行业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中、青三代演职人员以多元化的视角,让一个个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儿女”于平凡之中见伟大,更具真实感,不仅丰富了演出的故事性,也更易让年轻观众产生共情、共鸣。

 

不仅如此,电影版在创作过程中先后投入18台8K摄影机、多台转播车、三台百倍长焦、直升飞机等视频、音频设备,以技术手段全力还原演出现场气势恢宏的超高清场景,为观众呈现不输现场的声画盛宴。

 

《伟大征程》的幕后故事引人深思。正如陈维亚导演所言,青年创作者在重大题材创作领域,要紧扣时代脉搏,讲述中国故事,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创作出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

 

内容来源: 北京文艺评论

 

来源:北京电影家协会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双周影院|电影《伟大征程》放映活动成功举办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11月11-17日文艺资讯丨《京城拍卖会》致敬经典
娱乐
老舍剧场微影评 | 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硝烟中的文艺之光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9月文艺资讯丨2024展演季创新升级再出发
娱乐
大戏看北京7月文艺资讯丨暑期艺术节打开艺术之门
娱乐
大戏看北京6月文艺资讯 | 端午约《九歌》,共赴高远处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