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公开奖励社会举报,确保“校园餐”安全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4-12-16 00:03
引入有奖举报机制,就是鼓励整个“校园餐”产业链条的从业者,积极去充当举报人的角色。

▲资料图:学生在用餐。图/新华社


谁来监督“校园餐”?


据报道,近日,包括山东省、贵州德江县、甘肃夏河县、海南昌江县等地,均发布了对“校园餐”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公告,鼓励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园餐”进行监督。


其实,在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提到“健全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而各地近日发布的公告,则是对这一要求进行落实,让社会监督具备了充分的可行性。


以山东为例,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对“校园餐”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公告》显示,“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15”平台均可举报,属实的话将会予以奖励。如此一来,社会公众自然就清楚了如何监督、向谁举报,明晰了监督路径,也极大地提高了监督积极性。


这对于保障“校园餐”安全来说,是一次广泛的社会动员,要将“校园餐”置于无数双眼睛的紧盯之中。相比于过去的“校园餐”治理,重点紧盯在供需两端,奖励举报显然是着重另一个思路——依托第三方力量,扎紧“校园餐”安全监管的笼子。


过去一段时间,围绕“校园餐”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谓频发。比如,就在11月底,某地一学校食堂被曝出“调料发霉、吃出蜗牛”,当地区教育局随即表示学校终止与原供餐企业合作,并展开调查;今年10月,某地一学校食堂也被曝出提供变质肉给学生食用,经调查后涉事企业停业罚款,校长被免职等。


应当说“校园餐”的安全问题,始终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就在前不久,教育部还印发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聚焦校园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


同时,诸如“校长陪餐制”、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等措施也都在不少地方落地。整体来看,“校园餐”获得了相当规格的制度保障,监管措施也在不断完善。


但客观上,“校园餐”监管也存在一些难点和盲区。比如“校园餐”面广、量大、线长,涉及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诸多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质量呈现产生直接影响,监管力量如何实现全覆盖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考验。


而且,“校园餐”的使用场景,又在相对封闭的校园之内,这就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一些案例甚至是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身体不适,随后才被发现重视。引入有奖举报机制,就是鼓励整个产业链条的从业者,积极去充当举报人的角色。


事实上,从业者也更有条件发现问题、暴露问题。这也是从外界发力,挤压“校园餐”各方订立“攻守同盟”的空间,将“校园餐”全链条置于阳光下,彰显了治理的决心。


另外,奖励举报、明确监督权利,也是鼓励各方从监督层面打破相对封闭的校园结构,紧盯校园内的食品安全。这客观上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倒逼各方保障“校园餐”质量。


当然,奖励社会举报,也需要落实好一系列执行细节,包括举报者的身份保密——尤其考虑到举报者可能是学生或家长,严格保护举报信息、降低举报顾虑就格外重要。此外,对举报信息的快速反应、核查机制等也要进一步完善,确保每一份有分量的举报都得到有力度的回应。


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餐”更是涉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一直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如今,公开奖励社会举报也是一个启示,“校园餐”问题频发,其规范更需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监督网格,及早发现安全隐患,确保每一份“校园餐”都干干净净、营养健康。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越


相关推荐
让“互联网+明厨亮灶”更好托举校园食品安全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重庆:举报涉校园餐违法行为有奖,采购预制食品应先征得家长同意
教育
最新公告!涉及临泉所有学校!
新京号
刚刚公告!发现请举报!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整改问题金额5380多亿元,2023年度审计整改报告出炉
时事
喜报!全国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北京榜上有名!
新京号
安徽省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问题举报投诉平台上线
消费
官方再通报“昆明一学校食堂猪肉有异味”:多人被处理
第一看点
新闻多一度丨“野猪猎人”要来了?猎捕野猪有多难?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