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网络普法|网络黑灰产:揭秘与防范
今日仙游
2024-12-15 11:00
进入今日仙游阅读更多内容

随着信息化网络的不断发展

 

新型网络犯罪层出不穷

 

且犯罪手段不断升级

 

分工不断细化

 

由此催生出了各类组织严密

 

分工精细的网络黑灰产

 

这些网络“黑灰产”

 

不仅侵害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还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什么是网络黑灰产?

 

网络黑灰产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在法律层面上并无明确定义。通常情况下,网络黑灰产是指在网络空间中,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施或帮助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规模化、链条化的产业。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水军、钓鱼网站、木马病毒攻击等违法犯罪行为多发频发。这些操纵网络信息、进行网络攻击、破坏网络秩序的行为,及其获利变现的渠道与环节,被称为网络黑色、灰色产业链,简称网络“黑灰产”。

 

 

网络黑灰产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网络黑灰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产业负责收集提供各种物料资源,中游产业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定制黑灰产工具,下游产业负责将“中上游成果”进行交易变现。

 

 

网络黑灰产的特点

 

1.隐蔽性强

 

网络黑灰产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化运作模式,每个环节之间只通过互联网联系和交易,犯罪分子相互并不认识。

 

2.跨地域化

 

由于近年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不断开展“净网”“清朗”等专项行动,持续挤压国内网络犯罪的空间,犯罪分子纷纷向境外转移,使得网络黑灰产业的上下游犯罪常处于不同国家。

 

3.人员年轻化

 

不少调查报告显示,在网络黑灰产从业人员中,“90后”和“00后”人员增多,甚至成为主力军。对于有时间但没有资本的年轻人来说,网络黑灰产就是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

 

新型网络黑灰产手段

 

你是否见过这种奇怪的现象?路边停放的私家车被人张贴了二维码广告,广告上“辣眼睛”的文字,诱惑性的暗示,诱导扫描二维码注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上这种贴在倒车镜上的“小广告”就是网络黑灰产新型的诈骗引流手段,背后套路重重,极易引人上当。上面的二维码其实是骗子制作的诈骗网站的进入方式,网站上植有木马程序,一旦进入网站,手机立刻会中毒,从而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此外,骗子会在网站上以“约美女”为诱,实施网络刷单、网络赌博、视频裸聊等形式的诈骗。

 

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好奇去扫码,更不要参与网络刷单、网络赌博、与人裸聊!一旦发现有人在街上粘贴此类小广告,请立即报警。

 

网络黑灰产如何防范?

 

1.提高安全意识

 

不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如收到“中奖”“限时优惠”等诱导性链接时坚决不点击,因为这些可能是网络黑灰产设下的陷阱,一旦点击就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设备被植入恶意程序。

 

2.保护个人信息

 

不轻易向他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例如,在接到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提供验证码时,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避免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

 

3.增强隐私意识

 

在使用社交媒体和各类应用程序时,合理设置隐私权限,避免家庭住址、工作地点、日常行程等个人信息暴露。例如,限制陌生人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或个人动态,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精准诈骗。

 

【网络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来源:今日仙游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网络普法|网络恶意索赔陷阱深度揭秘
新京号
揭秘网络“低价好房”灰产:虚假房源、模糊属性、中介花钱雇博主
财经
新闻8点见丨揭秘网络“低价好房”灰产;机器人“跑团”是如何“炼成”的
时事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
第一看点
抖音启动涉企侵权治理专项行动 5月累计处置账号2621个
科技
560元包过人脸!财经大V被换法人 起底“代过人脸识别”灰产
科技
罚款10万元!北京查办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全国首案
北京
过去一年,北京经侦打掉养老领域涉嫌经济犯罪组织20余个
时事
去年我国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万名
时事
重庆市“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