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多家公园谢绝商拍,实地探访:游客投诉多,公园管理难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薛珺 编辑 张磊
2024-12-13 16:48
全市公园景区无明确统一规定,专家建议进行精细化、差异化管理,不宜“一刀切”。

“一觉醒来天塌了,‘野生摄影师’该何去何从?”12月12日,一位摄影师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出感叹。继故宫去年叫停商拍后,近日,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公园纷纷设立了“谢绝商拍”的牌子。

 

近两年,一些游客热衷于穿着古装来到公园古建筑打卡拍照。在皇家园林看到“格格”“阿哥”,有的游客觉得穿越感拉满,有的游客则认为,拍写真的人和商业拍摄团队经常占据经典机位“拍个没完”,影响了其他人的游园体验。一些从事商拍的摄影师表示,会理性对待禁拍,但希望相关部门对商拍行为加强管理和登记,而不是“一刀切”禁止。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由于公园管理方难以辨别是商拍还是游客朋友互拍,在历史名园进行商拍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对此,专家建议,公园管理政策的制定应当更加精细化,比如可以在特定时段、划定特定区域专门用于商业拍摄活动,既可以满足合理的拍摄需求,又能确保文物安全和游客体验。

 

北海公园设立商拍治理岗

 

“三步一格格,五步一皇后。”常去北海公园游览的赵先生发现,这几年,穿着古装拍照的游客越来越多。“刚开始看小朋友穿着古装在古建下拍照,觉得灵动可爱。后来放眼望去,全是‘格格’‘阿哥’‘皇后’‘宫女’,而且都是‘社牛’,拍照时不太在意其他游客避让的感受。”他认为,普通游客逛公园还得躲着机位,这场景和宁静舒适的公园氛围有点格格不入。


12月11日,北海公园摆放了谢绝商拍的告示牌。实习生 陈梓恒 摄

 

新京报记者12月11日探访北海公园时看到,公园入园安检口、五龙亭、小西天等热门景点纷纷设立了“谢绝商拍”的牌子和围栏,明确“抵制揽客商拍”。广播也不断播放关于谢绝商业拍摄的内容。在公园中,仍然可以看到穿着清代宫廷服饰的女孩儿,她们戴着“大拉翅”头饰,脖子上围着白色的“龙华”,互相给对方拍照。长枪短炮、全副武装的跟拍摄影师几乎看不到了。不过,个别比较专业的拍摄者很像商拍摄影师,但对于和游客自称朋友的她们,公园似乎也无法辨别。

 

记者注意到,公园还在西天梵境的门口设立了专门的商拍治理岗,游客遇到违规的商拍行为可在这里投诉。岗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发现相关行为,他们会及时将商拍人员清退出公园。


12月11日,北海公园设立了商拍治理岗。实习生 陈梓恒 摄

 

为什么要禁止商拍?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园接到了大量投诉,认为商拍人员经常霸占某个打卡点,更有甚者还会驱赶其他游客,干扰了其他游客正常游玩。另外,商拍人员经常带着大包小包,各种道具随意摆放,影响道路正常通行,还可能绊倒游客。“以前对于这类行为,我们以劝导为主,但效果并不好,现在禁止商拍后,相关的投诉也在减少。”目前,在北海公园游客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展板上,“占道拍照”行为也被纳入其中。

 

在景山公园入口安检处,记者也看到了禁止商业拍摄的告示牌。告示牌的表述是,“抵制揽客商拍,禁止商拍扰序。”和北海公园一样,景山公园的告示牌中也表示,作出这一规定的依据是《北京市公园条例》第四十六条,该条款明确游人游览公园时,禁止影响园容和游览秩序的行为。


12月11日,景山公园门口的告示牌提示禁止商拍扰序。实习生 陈梓恒 摄

 

《北京市公园条例》自2002年开始实施,记者获悉,《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启动,将持续提升公园管理服务水平。今年6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对市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意见中表示,2022年,修改《条例》已作为二类项目纳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该局已启动修法的前期立法调研活动,调研、征集《条例》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争取早日完成《条例》修订工作。

 

来自河南的游客王女士支持“禁止商拍”,在她看来,反商拍意味着反对少数人长时间占据公共旅游资源。普通游客对照片的要求不是很高,简单拍照打卡留念,过程很快。但商拍可能导致普通游客要排队等待在打卡点拍照。

 

也有喜欢拍照的游客对全面禁止商拍表达了担忧。一位计划近期来京游玩的网友求助称,“如果这样的话,一个人来北京玩,又想在景点拍点好看的照片留念,该怎么办呢?”

 

记者注意到,天坛公园在祈年殿东门外、南门内设立了天坛AI旅拍自助拍照机,通过合成技术,游客在机器前可自动换上古装,以祈年殿等建筑为背景拍摄大片,据工作人员介绍,单张价格为29.9元,两张九折,三张八折。独自旅行的游客也可以拍出场景宏大的写真。


12月13日,天坛公园,祈年殿周围设置的“天坛AI旅拍”机器。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在社交网络上,有摄影师表示,作为从业者有一些遗憾,但是会理性对待禁拍。这位摄影师认为旅拍是新兴产业,目前缺乏良好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他支持加强管理,希望相关部门介入,进行店面和摄影师登记,加强培训,但希望不要“一刀切”。

 

管理方面临辨别“商拍”难题

 

汉服约拍、古风写真……在生活服务类网站和社交网站上,有多家从事旅拍的商家或团队揽客,号称可以“教你在某某公园拍出故宫的感觉”。

 

其中一家旅拍店铺明确,租赁格格服(清宫服、吉服)、精致妆造和道具的价格约为199元。同时跟拍30张并精修5张的价格为368元。随着拍摄人数增加和精修图增加,旅拍价格可高达上千元。记者咨询时,工作人员表示,拍摄地点可以选在天坛公园、中山公园等,游客在店家化妆换装后,再前往景区拍摄。对于这些公园是否允许拍摄,旅拍店工作人员称是可以的。

 

12月12日中午,记者来到天坛公园探访。记者从天坛东门入园后,一路上遇到五六个人上前揽客,表示可以提供换装、化妆、跟拍等服务。


12月13日,天坛公园,商拍摄影师在给顾客看照片拍摄效果。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记者一路上也看到了一些告示牌,明确“天坛公园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者个人进行现场化妆、换装、拍照、讲解等收费业务,游客请勿接受”。祈年殿内也设有多个喇叭重复播放广播,提醒游客不要在景区内与商拍人员进行交易。

 

不过记者在祈年殿广场仍然可以见到很多个拿着专业设备、指导游客摆姿势的人员,地上放着装道具和服装的黑袋子。记者上前询问后,部分手持专业相机的人员回答其确实为商拍人员,会为被拍摄者提供全套的化妆、拍摄等服务,收费从几百元到千元不等。有的拍摄者表示,他是作为个人提供商拍服务,通过社交平台上发布拍摄服务信息,拍摄时间、地点不定,根据客人的需要提供服务。记者注意到,商拍人员没有在游客来往频繁的热门点位进行拍摄,取景地点的客流量较少。


12月13日,天坛公园,商拍摄影师在给顾客拍古装照。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为何公园广泛提醒,但仍有商拍行为在发生?祈年殿景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园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巡逻,发现疑似商拍的人员,确认身份后,会将相关人员进行清退处理。但因为天坛游客数量较多,同行游客之间互相拍摄的行为很普遍,难以准确分辨所有的拍摄行为。

 

另一家公园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如果拍摄者没有大型设备、没有反光板,衣服上没有公司名字,证明不了是商业行为的,在不占路影响正常游览的前提下,公园不会阻止其拍摄。一家热门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安保和巡逻力量有限,还要管理其他不文明行为,难以一直盯着商拍,这也是商拍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商拍摄影师技术未必能让消费者满意。在社交网站上,有多位游客分享了“踩坑”的经历,贴上自己商拍的写真照,认为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甚至不如自己P图。“有的游客对商拍的拍摄质量不满意,同时部分商拍人员也存在漫天要价的情况,二者之间经常出现纠纷。”祈年殿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也是景区反复提醒游客不要和商拍人员交易的原因。

 

全市公园景区尚无禁商拍统一规定

 

在某社交网站,经常有拍摄团队和游客分享在公园拍古装照的机位和照片。除了北海公园、天坛公园,被推荐的还包括景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先农坛等有古建筑的场所。

 

同时,网友还总结出了目前比较小众、但景色也不错的“宝藏公园”,包括大观园、紫竹院公园、陶然亭公园、西海子公园、北京艺术博物馆等。同时,一些商拍团队也在向这些公园引流,使用在这些地点拍摄的古装写真照作为宣传。

 

对此,记者以游客身份咨询了上述部分场所,询问自己租了古装后,花钱找摄影师去拍照是否被允许?其中一些景区的回复并非“一刀切”,表现出灵活性。


12月13日,天坛公园设置了多处提示牌。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比如,面积较大、游客量较少的西海子公园表示,在没有大型设备和盈利的情况下,允许游客付费带商拍摄影师进行拍照。恭王府工作人员的答复也比较灵活,称如果游客付费找摄影师,在没有反光板等设备、不影响其他游人的情况下,类似于朋友之间互相拍摄,不会特别加以制止。圆明园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写真照片用于游客个人欣赏、留存,且跟随游客的并非摄影师、化妆师等多人团队,在没有“长枪短炮”的情况下,其实也类似于一个朋友给自己拍照。

 

但也有公园明确表示禁止。大观园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来园进行商业拍照需要经过公园许可。游客租了衣服来到公园,朋友用单反相机拍摄也不被允许。紫竹院公园工作人员说,公园的游园须知明确:未经公园许可,不得擅自从事电影、电视、广告、婚纱、艺术写真、教学等拍摄活动。

 

公园针对商拍的现行规定是什么?记者联系了部分北京市属公园,但相关公园表示,市公园管理中心或将推出统一规定,暂时不便受访。

 

律师观点:公园管理方有权制定管理规则

 

“商业拍摄”如何界定?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沈腾表示,商业拍摄一般指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使用专业的摄影、摄像设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拍摄活动。

 

他说,商业拍摄通常具有营利性、专业性、计划性、持续性等特点,其可能会在公园内特定地点长时间占用场地,反复进行多角度拍摄,并且可能因为需要特定光线、场景等条件而对周围游客游览造成持续干扰。

 

游客自己租了古代服装和朋友去公园拍照是否属于商拍?沈腾认为,游客自己租服装与朋友在公园拍照通常不属于商拍。这种行为主要是游客出于个人兴趣爱好,为了丰富游园体验、记录个人在公园内的美好瞬间而进行的非商业性活动,其目的是自我娱乐与留念,没有商业利益的驱动,也不存在商业委托关系或商业推广意图,并不属于商拍。

 

在他看来,摄影师自称是游客朋友的情况会对界定商业拍摄行为存在一定影响。“但并非被告知是朋友关系就没有办法判断,公园可以从一些细节方面进行初步甄别,比如观察拍摄设备的专业程度、拍摄的组织性与持续性等。”

 

商拍是否侵犯了绝大多数游客的权益?沈腾说,在园区进行循规蹈矩的商业拍摄行为并不会对游客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当前的商业拍摄行为大多存在霸占打卡点、驱赶其他游客、随意摆放道具、人员设备聚集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游客权益造成严重干扰。

 

“当商拍出现霸占打卡点、驱赶其他游客等行为时,显然侵犯了绝大多数游客的权益。”他说,公园属于公共资源空间,所有游客都有平等的游览权利,商拍人员这种独占资源、干扰他人正常游览的行为,破坏了公园内公平共享的游览环境,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与心情。

 

另外,商拍人员随意放置道具,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甚至绊倒游客的行为,也损害了游客的安全权益与通行权益,增加了游客受伤的风险。“即使商拍没有出现上述极端行为,大量的商业拍摄设备、人员聚集在公园内,也可能会造成视觉上的拥堵与噪声干扰等。比如在颐和园等一些热门景点,频繁的商拍活动可能会使原本宁静优美的环境变得嘈杂混乱,破坏了公园整体的游览氛围,间接影响了游客对公园的整体感受。”

 

公园是否可以自行规定不允许商业拍摄?沈腾认为,公园管理方具有规定园区内不允许进行商业拍摄的权利。依据《北京市公园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游人影响园容和游览秩序的行为;以及《北京市旅游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景区对擅自摆摊、圈地和占点的经营行为,有权采取制止、劝离或者拒绝提供服务等措施。

 

他说,公园管理方对园区运营秩序有权利也有义务制定管理规则。如果商业拍摄活动出现霸占打卡点、驱赶其他游客、道具随地乱丢影响通行等情况,公园基于维护自身正常管理秩序与游客游览权益的职责,可以对此进行限制。

 

专家建议:公园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商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王应临认为,游客穿古装或者新中式服装在公园景区打卡,或者找摄影团队进行商拍,是近年来的新兴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居民对历史名园所营造的独特历史文化氛围产生了认同感和向往之情。这种对历史文化场所的偏好体现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欣赏、热爱。

 

“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其带来的诸多消极影响。”她说,首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商业拍摄活动是否会对文物古建筑造成实质性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从实践经验来看,商业拍摄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可能会对文物保护带来潜在威胁,比如对历史园林中的假山造景、传统墙体、古建筑外观、珍贵古树等文物的意外损坏,以及因频繁踩踏对公园绿地造成的破坏等。

 

在她看来,大规模的商业拍摄行为,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完整性展示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我的观察,商业拍摄往往将重点放在人物的展示上,而将充满历史文化价值的环境仅仅作为陪衬和背景。拍摄者可能只取历史文化元素的局部特征,如标志性的红墙或传统园林水景,又或是将珍贵的文化遗产简单地作为虚化背景。这种片面的展示方式导致最终呈现的历史文化信息支离破碎,也并非拍摄的重点所在。”

 

王应临认为,北京的多家历史名园每天都承载着大量游客的参观需求,众多游客专程前来感受独特的古都文化氛围和弥足珍贵的皇家园林文化精髓。因此,如果大规模的商业拍摄活动干扰了普通游客的参观体验,从公园管理的专业角度来看,确实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她建议,公园管理政策的制定应当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完全禁止措施。例如,公园管理方可以开放游客相对稀少的特定时段,或者划定一些游客流量较小、且文物保护要求相对较低的特定区域,专门用于商业拍摄活动。在具体管理措施上,可以实施更为科学的预约管理制度,比如每天限定接待一定数量的拍摄团队,譬如控制在10组以内,当预约名额用完即停止接待。通过这些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既可以满足合理的拍摄需求,又能确保文物保护和游客体验。

 

同时,她建议对不同类型公园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管控。“当前,北京正在全面推进花园城市的建设工作,在这一背景下,郊野公园的建设质量、特色营造和公共服务水平都取得了显著提升。”她说,郊野公园通常占地面积大,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完全有能力承载适度规模的商业拍摄活动。在郊野公园开展的商业拍摄可能能够起到提升公园知名度和吸引游客的积极作用。

 

沈腾认为,对于游客穿着古装或者新中式服装在古建拍摄以增加游园体验的情况,应倡导公园管理方秉持包容的态度。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他认为,公园可以与相关文化机构、汉服社团等合作,例如,可举办汉服拍摄文化节等活动,既让游客能够更好地进行拍摄创作,又能在拍摄过程中传播正确的文化知识与礼仪规范,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与游园品质。

 

沈腾还建议,效仿先进模式设计“传统文化拍照打卡路线”。公园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管理秩序的前提下,划定一些特定区域或者时间段,鼓励游客进行文化体验式拍摄。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实习生 陈梓恒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试运行开放,这座“无界公园”怎么逛?
北京
《2025中国“宝藏小城”旅游报告》全文发布
财经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北京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风筝线飘到龙潭公园墙外马路上空,“隐形利刃”应该怎么管?
北京
“就这?这场风根本没有预料中大啊!”或许你还忽略了一些事
新京号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城市新地标要来了、“雄安”客户端即将上线……一波好消息传来
新京号
北大同学小说首作,登上《人民文学》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热门评论
186****6630
7天前
精细化管理要跟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