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南水”已支撑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GDP增长
新京报 记者 姜慧梓 编辑 白爽
2024-12-12 11:01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今天(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地区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惠及工程沿线共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支撑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的GDP增长。

 

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许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线。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目前,北京城区供水近八成是南水,天津主城区和雄安新建城区供水全部是南水。同时,东线工程在齐鲁大地上形成“T”字形供水“大动脉”。随着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供水进入常态化,天津、河北等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水质方面,地表水水质Ⅲ类及以上可以满足饮用水水源要求,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中线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及以上。

 

“大家家里烧开水的水壶里的水垢明显少了。”王道席说,北京市自来水的硬度已经由过去的380毫克/升降到120毫克/升;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喝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同时,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工程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的生态用水,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利用汛前富余水量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实施了生态补水,生态补水量累计超过118亿立方米。

 

永定河是北京市的母亲河,1996年断流,2021年8月实现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线通水,近三年永定河持续保持全年全线有水。同时,随着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南四湖也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的行列,“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重返南四湖定居。东线北延工程则连续三年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让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生机。

 

王道席表示,工程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北方重要经济发展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生产的商品、粮食、能源等产品通过交通网、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我国南北方的优化配置。数据显示,南水北调累计调水767亿立方米,支撑了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的GDP增长。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慧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4月信贷“成绩单”出炉:贷款规模合理增长 利率保持历史低位
财经
​央行货币政策中的转变:宏观政策重点正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
财经
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积极宏观政策发力实现良好开局
时事
“投资北京”推介活动走进广交会,展示多元投资机遇
北京
北京经济“首季报”出炉,哪些因素撑起良好开局?
北京
洽洽食品营收创新高难掩隐忧:销售费用攀升,市值较巅峰缩水过半
财经
冲刺港股上市,鸣鸣很忙“薄利多销”下的长期主义
财经
奋勇争先,再上台阶——福建爱拼敢赢展现经济韧劲
新京号
“地瓜经济”与“三个浙江”
时事
谁能想到,2025年,发达国家还能发生全国级大停电(不止一国)?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