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荣成这样干!
荣成融媒
2024-12-10 16:49
进入荣成融媒阅读更多内容

12月9日,荣成市召开2024年度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荣成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荣成市组织海之宝公司、翠虹果品公司成功申报获批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项目,悦多果业公司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织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获批2024年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威海市小麦产业服务团,累计推广小麦新品种3个、新技术3个,推广面积超过1万亩,亩均增产10%,带动荣成市小麦产业增收100万元;开展“企业院所行”“专家荣成行”活动,组织相关企业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引进农业领域领军人才8人,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

 

下一步,荣成市科学技术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相关工作部署要求,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以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为保障,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稳步发展。

 

问:目前乡村振兴有什么政策支持,具体申报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面向群体为:山东省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条件,资产及经营状态良好。

 

具体申报条件为:①每个项目的合作单位原则上不超过4家,并签署联合申报协议;②项目负责人限牵头或参与申报1项乡村振兴提振行动项目,企业牵头的在研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数不超过2项;③申报单位上一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④符合环保“绿色门槛”有关要求。项目实行非定额资助方式,支持强度不超过指南明确的省级财政资助资金额度,资助金额200万-600万元。

 

二是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此项目分为农业良种工程品种培育和农业良种工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两大类。

 

其中,①农业良种工程品种培育要求,牵头申报单位是项目实施的执行主体,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等,注册期满一年,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条件,管理运行规范。项目实行非定额资助方式,资助金额200万-800万元。

 

②农业良种工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领军种业企业培优项目,要求企业具有较强品种研发能力,国家种业阵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或年销售收入1亿元(含)以上的大型种业企业,全省每年立项2-4项,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大宗果蔬、优势畜禽、重要水产等领域突破性新品种培育,资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一类是“隐形冠军”种业扶持项目,要求是已取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登记编号,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含)以上、1亿元(不含)以下,具有较强种业研发潜力的种业企业,全省每年立项不超过20项,重点支持地方特色优势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培育,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

 

三是在各个涉农产业领域成立的科技产业服务团,直接面向农业一线,开展相关技术支持。

 

问:产业服务团组建要求是什么?有没有经费支持?

 

答:为打造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样板,省科技厅每年在全省范围内组建80个山东省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具体要求为结合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每个产业服务团须吸纳至少一名优秀科技特派员,每个产业服务团省级补助经费10万元。

 

问:2025年科技部门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答:一是强化涉农创新主体培育。结合发展壮大“区块经济”,针对苹果、海带等优势产业,支持悦多果业、泰祥食品、寻山集团等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农业全产业链条技术创新。加快解决海带克隆育苗、风味提取技术等农业关键技术难题,并实现示范应用。年内服务引导企业申报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等省级研发项目2项以上。

 

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发挥小麦产业服务团等省级科技特派员组织作用,组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基层行、科技培训等系列活动15次以上,定点帮扶农业企业达到10家,培训人数1000人次以上。稳定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年内争取新建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1个,获评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3人以上。

 

三是推进新兴涉农创新载体建设。服务督导山东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平台建设,确保实施的“双线程牡蛎海上机械采收与自动清洗装备”等14个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年内转化科技成果10个以上。

 

-END-

 

签审:于军鹏

 

审核:张文杰

 

责编:闫美岑‍‍‍

 

编辑:赵芳艺‍‍‍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荣成市科学技术局

 

来源:荣成融媒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延庆晒出223项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成果
乡村
科技赋能破解盐碱地难题 草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京号
绘就乡村“新画卷” 奏响振兴“奋进曲”——郊尾镇走好“五千五好”发展路径
新京号
【荣归故里 成就未来】厚植发展沃土打造“近悦远来”人文生态
新京号
今晚8:15,《一城仁爱风》第五期登场!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如何赋能上庄镇大李家村强村富民!
新京号
辣椒红 果脯甜 甘薯香!特色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京号
市老党员先锋队参加新时代首都“银龄行动”对口支援延庆活动
新京号
北师大启动“AI点亮乡村振兴”公益行动,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教育
这个“小院”要办大事
新京号
报刊时光机丨“荣归故里”三周年:谱写荣成蝶变诗篇(上)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