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脑腐”被评为2024牛津年度词汇
新京报 编辑 李永博 罗东
2024-12-03 22:17
“脑腐”(Brain rot)这一术语在年轻一代中迅速流行,用来描述在大量消费无意义娱乐内容后的一种精神疲劳或智力下降的状态。牛津大学出版社解释称,“脑腐”反映了现代生活中过度使用屏幕的影响。这一术语的选择也突显了人们对信息过载的关注。

图片

2024牛津年度词汇“脑腐”。图片来源自牛津大学出版社官网。


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发布的消息,这次年度词汇的评选经过37000人的投票。牛津语言团队的专家首先挑选出了6个词汇,反映了过去一年塑造社会情绪和对话的关键词。经过两周的公众投票和广泛讨论,专家团队结合公众意见、投票结果和语言数据,最终将“脑腐”评为2024年的年度词汇。


“脑腐”被定义为“指一个人的精神或智力状态可能出现的恶化,尤其被认为是由于过度接触被视为琐碎或缺乏挑战性的内容(如今多指网络内容)引起的。此外,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可能导致这种恶化的内容本身。”语言专家发现,“脑腐”在今年因描述过度消费低质量社交媒体内容的影响而获得了新关注,使用频率在2023年至2024年间增长了230%。


“脑腐”这一词汇最早可追溯到1854年,在亨利·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中首次出现。当时,梭罗记录了自己在自然环境中过简朴生活的经历,并在结论中批评社会倾向于贬低复杂或多义的想法,而偏好简单的内容,认为这表明了人类精神与智力努力的普遍衰退。他写道:“当英国致力于治愈马铃薯病时,难道没人试图治愈更广泛且更致命的‘脑腐’吗?”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过去的12个月里,“脑腐”获得了全新的意义。“脑腐”既描述了现象的起因,也描述了其后果:一方面指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上的低质量内容,另一方面也指消费这些内容可能对个人或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图片

“脑腐”在2024年1至10月被使用的频率。图片来源自牛津大学出版社官网。


“脑腐”也被一些网络社区用于描述网络文化,他们通常以幽默或自嘲的方式使用这一词汇。与此同时,关于“脑腐”内容产生的潜在危害也正在被严肃地讨论,尤其是对儿童和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的一家心理健康中心甚至在线发布了识别和避免“脑腐”的建议。


“回顾过去20年的牛津年度词汇,你会发现社会对虚拟生活演变的关注日益增加,互联网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身份和对话中”,牛津语言部门总裁卡斯珀·格拉思沃尔(Casper Grathwohl)表示,“‘脑腐’被Z世代和α世代广泛采用的现象非常有趣。正是这些群体创造并消费了这一术语所指向的内容。他们通过被认为可能导致‘脑腐’的社交媒体平台进一步传播‘脑腐’,这反映出年轻一代对社交媒体负面影响的一种略带玩味的自我意识。”


参考资料:

(1)‘Brain rot’ named Oxford Word of the Year 2024

https://corp.oup.com/news/brain-rot-named-oxford-word-of-the-year-2024/


编译/李永博

编辑/罗东

校对/穆祥桐

相关推荐
用土豆泥冒充肿瘤竟能发二区 SCI?被撤稿后惊现更炸裂的操作!网友:彻底看不下去了
新京号
牛津大学教授:没有证据表明刷手机导致智力下降
新京号
《关系5.0》:技术正在重塑亲密关系,这一切如何发生?
文化
教育科技企业扎堆“进军”图书出版,教辅、童书的生意经好念吗?
教育
书籍如何不断重塑?
文化
北京“追新”破题:昔日独角兽都成“顶梁柱”,人形机器人变身“北京人”
北京
从古到今,人类是如何获取、保存和传递知识的?
文化
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
第一看点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道德情操论》为什么会被误读?来自语言学的启发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