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诚信文化 | 宋濂抄书,言而有信
            
            
                        2024-12-03 09:46                    
                
                            进入北京门头沟阅读更多内容
                        
                        
订阅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人物典故
都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古人的诚信智慧
宋濂抄书,言而有信
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的宋濂小时候很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母亲见之心疼,便劝道:“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急着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人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最终,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抄完并按期归还了书。

释 义
诚信:公民道德的基石
诚实守信是人类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品质。诚信既是个人道德的基石,又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诚信缺失的个人将失去他人的认可,诚信缺失的社会将失去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支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加强公民的诚信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
来源:共产党员网 信用中国
编辑:刘潇雅
来源:北京门头沟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