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引黄济青35年,累计引水132亿立方米
新京报 编辑 张牵
2024-11-21 15:48

新京报讯 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累计引水132.57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2300万、为全省44%以上GDP提供水资源支撑……11月20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35周年,35年来,这座有着“黄金之渠”美誉的工程充分发挥优化水资源等方面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引黄济青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是为解决青岛市及工程沿途城市用水并兼顾农业用水、生态补水而投资兴建的大型跨流域、远距离调水工程。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崔培学表示,如今,引黄济青工程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黄水东调工程联合调度运行,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的优化配置,形成“三水四线”调配水格局。


供水效益方面,35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引水132.57亿立方米,其中,调引黄河水88.4亿立方米、长江水37.85亿立方米、当地水6.32亿立方米;累计配水93.61亿立方米。为全省44%以上GDP提供了水资源支撑。从供水区域看,工程由设计初期主要为青岛市供水,扩展为供水青岛、潍坊、烟台、威海、东营5市32县市,受益人口超2300万。从供水时间看,自2015年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联合运行以来,工程年均运行时间超过290天,较通水初期年均运行71天,增长超过300%。


生态效益方面,工程建成通水以来,累计补给地下水量超15亿立方米,促进了工程沿线地下水位回升,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工程美化绿化,宜绿化地绿化率超过98%,有力发挥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社会效益方面,35年来,引黄济青工程帮助广北、寿北、潍北等地区85万人摆脱了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为工程沿线提供农业用水20多亿立方米,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30余万亩,增产粮食8亿多公斤,有力保证了饮水安全、粮食安全。以今年为例,工程先后为博兴县开展应急抗旱调水11次,累计引水1600余万立方米,为19.68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支撑,确保了粮食稳产增收。


编辑 张牵

相关推荐
从一道加减法,看白洋淀之变
新京号
截至今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进京水量预计达100亿立方米
北京
以绿为基,铸就未来之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