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京滨城际铁路完成关键节点施工,未来将接入天津机场
新京报 记者 裴剑飞 王贵彬 编辑 白爽
2024-11-20 18:41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获悉,今天(11月20日)上午,与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站连通的天津机场1号隧道完成盾构机掘进任务,实现安全顺利贯通,这是京滨城际铁路二期工程贯通的首座隧道。京滨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后,将首次实现天津地区航空与铁路的无缝衔接。


11月20日,与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站连通的天津机场1号隧道完成盾构机掘进任务,实现安全顺利贯通。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据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指挥部高级工程师王金胜介绍,京滨城际铁路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一期工程宝坻至北辰段,以及沿线国铁北京局宝坻站、宝坻南站、北辰站已于2022年12月开通运营,二期工程北辰至滨海新区段目前正在加速建设。

 

2022年底,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同步开通运营,京滨城际铁路与京唐城际铁路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至宝坻段共线共站,由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还在建设当中,目前,两条线路均从北京站始发。

 

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1号隧道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全长3394.5米,其中盾构区段长2940米,自去年12月8日始发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同心号”,开挖直径达13.8米,是京津冀区域直径最大的铁路盾构机之一。

 

掘进过程中,面对“大直径”“长距离”等施工难点,中铁四局项目部研发“智能掘进”系统,实现盾构机一键启动、无人驾驶、自主掘进,提高了隧道轴线精度,减小了地表沉降;应用“智能检测分析”系统,可根据信号数据判断设备磨损程度,避免了设备问题导致的施工风险。此外,还研发应用了“智能拼装”“智能调度”“智能泥浆处理”等多套智能化系统,确保了盾构机安全掘进。


施工方针对天津机场1号隧道研发“智能掘进”系统,实现盾构机一键启动、无人驾驶、自主掘进。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经过连续多月的施工,“京滨同心号”安全顺利下穿京津塘高速、津汉公路和地铁2号线李明庄车辆段等多处重要地面设施。其间,为保障盾构机掘进不影响地铁2号线李明庄车辆段正常运营,中铁四局项目部在施工前选择相近条件地层开展试验,总结出各项盾构施工参数,掘进期间按照既定参数加强实时监测,使盾构施工对地面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了盾构机“安全无感穿越地铁车辆段”,为天津机场1号隧道顺利贯通提供了坚强保障。

 

未来,待京滨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后,将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形成集铁路、民航、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天津机场站将成为天津地区首个实现航空与铁路之间无缝衔接和便捷换乘的高铁车站。同时,京滨城际铁路也将与京唐城际等线路连通,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路网结构,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裴剑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贵彬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交通一体化”正在重塑地理意义上的京津冀,跨省通勤成为新日常
北京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李军会:“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
北京
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医疗资源落地,交通枢纽高效辐射京津冀
北京
携手共进11年,三地协同办共论京津冀发展
北京
北京多个重点项目全面复工复产,副中心站枢纽预计年底基本建成
北京
北京大兴区区长刘洋:全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
北京
中央区域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进展答记者问
第一看点
京雄快线北京段2月10日前全面复工
新京号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在成型
北京
经济日报头版关注:旭日雄安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