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外联老乡,安庆让在外人才回乡成为常态
新京报 记者 曹晶瑞 编辑 王慧斐
2024-11-11 23:51

透过玻璃窗,望向安徽海康药业的实验室,身穿白大褂的技术开发人员大都是年轻的脸庞,“90后”沈石兵算是年长的一位。他站在一位年轻的技术研发人员身旁,负责品控。这两年,回乡的安庆人不少,有院士、企业家、各行各业的人才,沈石兵只是其中之一。


安庆是有名的院士之乡,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才不计其数,2021年,安庆将目光瞄准在外安庆人才,在“内搭平台”之外,探索“外联老乡”之路,一只又一只“金凤凰”飞回安庆。他们返乡的行囊里,有对家人的惦念、对未来的憧憬。但之所以返乡,还是因为安庆的未来可期。


东部新城。 受访者供图


人才返乡

回安庆成了“流行”


“家门口就有好的就业机会,何苦再往外跑呢。”沈石兵回到安庆后,在安徽海康药业从事产品研发和品控,每天朝九晚五,做喜欢的工作,还能陪伴家人。


“回乡后发现,身边都是安庆人,就连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安庆人。”沈石兵说。“00后”常乐就是沈石兵口中的身边人之一,毕业后,他把简历投递范围设在了安庆。“我身边很多同学都留在安庆了,这里很多企业都在招聘,有五百强企业,有国企全资子企业,也有本土的企业。”广撒网之后,常乐也成了海康的一员。他说,留在安庆的重要原因,是这里职业发展前景好,有他的未来。


沈石兵口中的总经理正是张小顺,2009年前后,他回到安庆参与创办安徽海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抗病毒、抗肿瘤、降糖、抗过敏等生物原料药及高级中间体,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了现在百余人。张小顺亲历了安庆营商环境的变化,尝到了甜头,他也发挥企业家作用,吸纳多个企业到安庆落户。


“我们在安庆的项目,一年左右就建成了。”安庆市新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普电气)位于安庆市大观区,主要从事机械电气设备制造,以及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等,记者探访时,副总经理盛开向记者细数着回到安庆之后的种种感受。


“之所以将项目落户安庆,一方面是人文情怀,另一方面是感受到各级政府的务实。在政府的支持下,项目试生产大半年的情况下,创造了6个亿左右的产值,今年预计产值能够达到10亿。”盛开称。


安庆的崛起让返乡的企业家们帮助家乡招商、纳贤有了更足的底气。


安徽海康药业。受访者供图


建人才库

一场“全市总动员”


为了“外联老乡”,安庆开展了一场“全市总动员”。


“我们建立了全覆盖信息网络,搭建安庆人才管家服务平台,围绕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35个维度,按照市县乡村4个层级开展3轮在外人才信息摸排采集,建立超40万条信息的在外人才资源库。我们也会定期维护扩充数据,分行业、分领域、分地区、分层次编印重点人才名录,开发上线人才地图,做到人才信息一网集成、人才查询一键生成。”安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国庆节、元旦和清明节前后,分别召开投资界和企业界人士圆桌会议、安庆籍院士新年恳谈会和中国宜商大会,邀请安庆老乡叙乡情、议发展,已经成为安庆的一项制度性安排。


安庆自古崇文重教,先后有110多万学子通过高考走出安庆、走向全国,现有各行各业企业家、投资人4万多名,“两院”院士50多位。对于“重点人才”,安庆市建立了重点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安庆人才在外遇到困难,我们也会尽力帮忙协助解决。”该负责人称。这样的举措,让在外的安庆人感受到“安庆的温暖”,也确实让更多的安庆企业、安庆人才、重大项目投入了家乡的怀抱。


安庆“内搭平台”之外,探索“外联老乡”落地,越来越多的在外老乡带着“真金白银”回安庆投资兴业;一个又一个百亿元、50亿元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安庆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宜商回归

推进制造名城建设


“回安庆,算是回对了。”华力高科(北京)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力高科”)董事长陈付友就是在“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政策背景下,被安庆市领导三顾茅庐邀请回来的。


“2023年3月,我们响应政府号召,经过招商引资,在安庆经开区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主要用于生产工业环保锅炉等特种设备。”陈付友说,基地落户安庆经开区,在当地土地、环评等各种保障要素的支持下,仅用正常建厂一半的时间就实现了投产,“投产当年,公司就获得国家级锅炉制造的认可证书,尚属安徽首例。”


安庆的营商环境、人才政策持续发力,企业加速聚集,在区域内就实现上下游联通,华力高科已经与周边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安庆市创新“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打法,吸引了一批批金凤凰返乡。一组数据印证成效:先后聘任23名安庆籍院士专家作为城市发展顾问,100名优秀人才代表作为“双招双引大使”,建立“项目直通车”机制,重点人才项目由市领导直接调度落地,近三年累计吸引宜商回乡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83个、投资额1613亿元,带动引进高层次人才518人、吸纳就业1.6万余人。主动拓展合作对象,先后与59所本籍高层次人才所在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彭寿、吴宜灿、李亚栋等院士主导的9个项目落地,共建创新平台47个。


短短两年多时间,美的新能源、桐城国轩新能源、衡川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等百亿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安庆谋划着未来,依托宜商遍天下的广阔资源,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名城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数说安庆


千亿产业


2023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全产业链集聚365家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200余家,产值突破1000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35亿元,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线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1%,位居全省前列。


记者:曹晶瑞

编辑:张树婧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曹晶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城市进化论

相关推荐
新春第一会丨潍坊召开工作动员大会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新篇章
新京号
芜湖10位了不起的企业家专访来了!
新京号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新京号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新京号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时事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新京号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新京号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新京号
过劲!大阜阳
新京号
头条 | 安徽刚刚印发!界首百亿级!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