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聚焦就业力提升 新东方赋能大学生发展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4-11-08 09:55
每个大学生的想法是非常多元的,很多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主张。

今年4月,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00后”丁习功,出现在了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协办的“强国青年说”西北大学讲堂上。两年前,丁习功因一条接地气的“挖地”短视频而出圈,2022年他获得了由新东方支持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奖学金。


丁习功与同学一起直播带货,发挥专业知识技能优势,帮助乡亲们销售各类农特产品。他和台下的在校大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走出大山学知识,然后将专业知识带回家乡,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


蕴含在这些鲜活故事中的不同寻常的就业观念和人生选择,以及积极奋斗的正能量,新东方希望传递给更多大学生。


随着秋招“黄金期”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再次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为应届生求职助力、护航。促进大学生就业,企业也在积极发力。作为始终关注大学生成长的教育机构,新东方于2020年成立了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将服务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立足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需求,打造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谈及当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话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总经理许顺康深有感触。“新东方希望把各种可能性呈现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听到更加多元的声音,找到自己适合并热爱的发展路径。”


许顺康长期坚持的一个工作习惯是,每周从全国报名新东方课程的学生当中抽取两位,做线上一对一访谈,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精准地了解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的需求和困惑,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当下大学生求职有哪些共性的困惑?对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有哪些建议?针对这些热点话题,新京报记者对话许顺康,聊聊大学生求职中的那些事儿。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总经理许顺康。受访者供图


当代大学生想法多元、有独立价值主张


新京报:在你每周和学生对谈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呈现怎样的整体面貌?


许顺康:从我访谈的案例来看,很多大学生都在寻求一种确定性,在求职心态上更加“求稳”。不过,具体到个体,每个大学生的想法又是非常多元的,很多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主张,有坚守,不盲从,也敢于为梦想付出努力。比如,一位学生最初进入了一家自己理想的大公司工作,但随着时间推移,发现自己的兴趣与职业发展存在偏差,经过深入对谈,她决定辞去这份安稳的工作,回到学校攻读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阶段,她成功转向了数据科学领域,凭借新技能获得了一份更加热爱且更具前景的工作。


同时,在加速变革的时代中,也有一些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希望听听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以及体系化、实用的就业指导。


新京报:伴随科技、经济发展,有哪些就业新趋势出现?对于大学生有哪些影响?


许顺康:不久前被人社部列入新职业名单的19个职业中,“数字职业”占比近一半,可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推动新职业出现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新职业的持续出现,也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大众择业观念的转变。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更有个性、更愿创新、更敢尝鲜,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不过,职业的快速更新也为大学生带来挑战,他们既要夯实专业基本功,又要与社会保持紧密链接,把握职业新风向,并学会用AI等工具来为自己赋能。


立足学生需求,打造就业与发展“加油站”


新京报:为了应对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的新需求、新挑战,新东方做了哪些工作?


许顺康:为了体系化地助力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启动了“三业项目”,即为学生提供学业、就业、职业的全面支持体系。一方面,通过考研、四六级、专升本、教资、财会培训以及择校与备考规划服务等,为学生学习深造提供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打造了涵盖生涯规划指导、职业能力培训、实习实践指导的一站式服务方案,为其求职就业与职业长远发展提供切实帮助。


比如,2024年9月,新东方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合启动“中国青年就业大讲堂——就业与未来”项目,新东方向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捐赠总价值约563万元的线上学习课程及现金,通过邀请优秀青年、行业专家、知名企业代表和职业规划师等分享经验与实践案例,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活动已走进哈尔滨、沈阳、太原、南昌,在当地高校获得热烈反响。


此外,在过去一年中,新东方积极推进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国内9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教育创新和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包括与高校共同建设了就业实习基地,并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讲座,帮助学生提升职场能力,为他们提供更精准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引入企业资源,协助高校在教育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新京报: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新东方提供的各类支持?


许顺康:除了走进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外,我们还会通过各类线上平台触达大学生群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求职就业的多元视角和务实指南。


今年7月,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推出“就业与未来”视频号,深入访谈不同行业的创业者、资深职场人、企业高管等,请他们畅谈职业经验和人生感悟,并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触达大学生。其中,一些小众的择业选择引发了热烈讨论。我们希望年轻人听到不同的声音,在更加了解社会和自我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此外,新东方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智能化平台和工具支持,如打造了“职前成长圈”小程序,免费提供各类就业力提升课程,并上线“AI简历评测”功能,为大学生顺利求职助一臂之力。


2024年9月,新东方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合启动“中国青年就业大讲堂——就业与未来”项目,图为该活动走进西安邮电大学。 受访者供图


授人以“渔”,激发大学生梦想和创造力


新京报:大学生刚进入校园比较迷茫,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如何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许顺康:对于大学生在各个阶段的成长发力点,我个人建议“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具体而言,大一阶段,重点在于适应大学生活,打好基础,建议新生们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


大二阶段,学生应提高基本素质,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开始考虑未来职业方向,进行职业规划的关键时期。


大三阶段,学生应逐步提高求职技能,搜集行业和职业信息。包括撰写专业学术文章,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掌握简历、求职信的写法及其技巧;了解并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同时,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应开始准备实习,制作简历,学习面试技巧,找工作。


大四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需要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并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


新京报:新东方坚持面向大学生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希望大学生从中收获什么?


许顺康:希望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他们收获切实可用的职业技能,也拓宽求职视野,提升各类软实力。


此外,新东方也十分重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始终把激励青年追求梦想、努力奋斗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连续十余年开展梦想之旅、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公益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收获广泛影响力。


总之,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一直在努力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即启发年轻人仰望星空,帮助年轻人脚踏实地,简单而言就是致力于激发大学生的梦想和创造力,在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工具”和资源,使得他们能够在现实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人生向前

相关推荐
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新京号
全县经济运行分析暨“双招双引”、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皖北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调度会召开
新京号
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新京号
聚焦舞台影像数字化,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沙龙共话艺术“破圈”
北京
“国门英才荟”就业直航计划在顺启动
新京号
交出亮眼成绩单!北京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两周年成果丰硕
新京号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发布,助力汽车产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汽车
华夏银行成功举办服务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会
商讯
这个偏远的山村为啥被六所高校青睐
新京号
碳讨|“三桶油”的ESG报告释放哪些绿色信号?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