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监督法修正草案再提请审议,新增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等内容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张磊
2024-11-06 17:03
细化政府债务监督,增加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继2023年12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监督法修正草案日前再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记者获悉,修正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备案审查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对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及时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拟明确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对政府债务进行监督

 

据了解,现行监督法是2006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监督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法及其实施机制”。修正草案认真总结监督法施行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监督工作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作出修改完善。

 

修正草案拟作出五个方面主要修改:一是完善监督工作计划;二是补充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将本级人民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列入议题;三是细化政府债务监督,增加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四是明确执法检查的形式;五是增加规定备案审查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


此外,此次修正草案的一大关注点是对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内容和机制的完善。修正草案将第三章章名修改为“财政经济工作监督”,进一步明确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监督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完善财经监督工作机制的力度,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

 

规定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正草案二审稿作出多处完善。一些好的实践做法,如执法检查中第三方评估、问卷调查等在监督法中予以明确。


有意见提出,制定监督工作计划应当统筹考虑各种监督方式,增加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协调性、实效性。为及时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回应社会关切,监督工作计划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修正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方式进行监督”;同时,增加一款规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


立法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等对建立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作了规定,修正草案二审稿增加了相关内容,规定:“备案审查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对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及时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每年听取和审议环境保护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在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已经实现常态化、固定化。修正草案二审稿对此予以体现,增加规定:“常委会根据法律规定,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全文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时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时事
监察法修法,建议加强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个人信息保护
时事
明确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监督十项内容,新修改的监督法公布
时事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京举行 审议学前教育法草案、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等
时事
详讯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
政事儿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下周举行,多部法律案提交三审
时事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定,全文来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