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今年冷不冷?国家气象中心最新研判来了
新京号
2024-11-04 14:16
进入新京号阅读更多内容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3日起至5日,新一股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局地降温可达12℃;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伴有4~6级大风,阵风7~9级,北部和东部海区将先后有7~8级大风,阵风9~10级。

 

 

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

 

国家气候中心研判

 

近期,我国多地开启降温模式,大家在深秋感受到了冬的气息,纷纷讨论冷冬是否即将到来。关于冷冬的热议,离不开“幕后推手”拉尼娜。早在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拉尼娜准备在秋季“返场”。许多人认为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但拉尼娜与冷冬是否能完全画等号?它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哪些影响?来看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也就是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0.5℃的现象,它的出现常伴有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例如风、气压和降水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

 

据统计,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

 

 

拉尼娜其实并不意味着冷冬。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也起到重要作用。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还有待观察。

 

就发生频率而言,厄尔尼诺发生不规律,大约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通常在一年内迅速成熟并衰减。拉尼娜的强度通常比厄尔尼诺弱,但持续时间更长,通常能达到约9—12个月,有些甚至能持续两年以上,也就是所谓的多年期。2020年到2023年就发生了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未来拉尼娜连续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

 

从全球范围来看,拉尼娜不算是大概率事件。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共发生了20次拉尼娜事件,其中10次为一年事件,10次为多年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确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了: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已发生5次多年期拉尼娜事件。

 

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由于对应着更强的海温异常,往往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这些观测事实揭示了目前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加速趋势。

 

 

今冬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秋冬季我国较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

 

建议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冻害、雪灾和大风灾害的防范;

 

交通部门做好低温强降雪大风灾害风险预案;

 

相关地区和部门根据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设备除冰、道路除雪等维护、维修工作。

 

来源:中央气象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詹大梅

 

审核:李沛霖

 

责编:常   明

 

监制:冉   莉

来源:阜阳新闻综合频道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今年花粉季提前来临!
新京号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最新花粉监测预报→
新京号
千帆归航,荣耀加冕!第十一届梅沙杯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厦门站分站赛圆满落幕
新京号
在这个用电量创纪录的夏天,我们没有停电
财经
中央气象台:今夜华北将有强降水,台风“竹节草”间接影响北方
时事
连续升级!台风“丹娜丝”逼近福建!部分景点关闭、航班取消……
新京号
区委书记初军威主持召开大兴区防汛工作调度会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勘察加强震引发全球多地海啸警报 我国哪些区域会受影响?
时事
刚刚,省防指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
新京号
京津冀此轮极端强降雨是如何产生的?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