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踩过哪些坑和套路?新京报联合北京消协开展直播带货消费问卷调查
新京报 记者 韦英姿 程子姣 编辑 王进雨
2024-10-30 16:48
消费者在直播间中踩过哪些“坑”、对直播间和平台售后服务满意度如何、老人更容易误入直播间哪些套路等。

2024年“双十一” 各大电商平台网购促销活动已拉开帷幕,直播间成交量火热背后,事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不容忽视。


10月3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享受购物乐趣和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数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双11”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提出严格规范直播营销行为,电商平台严格禁止“二选一”,重点规范医疗美容、明星代言等内容。


今年以来,直播带货领域问题频发,多位知名主播因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翻车” 。7月31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了“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围绕网络直播领域重点整治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传播“软色情”信息,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五类突出问题。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新京报贝壳财经联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简称“北京市消协”)共同发起一项针对直播带货消费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将在北京市消协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同步上线,填写时间从即日起至11月3日23时59分止。参与调查请点击:>>>双十一直播带货消费调查问卷


我们的问卷涉及但不限于以下问题:消费者在直播间中踩过哪些“坑”、对直播间和平台售后服务满意度如何、老人更容易误入直播间哪些套路等。我们将认真对待每一份问卷,并基于问卷数据、记者调查结果和专家访谈发布“双十一”直播带货消费相关报告。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商模式,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然而,这一模式只有在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监管机制下,才能真正实现理性繁荣。


我们诚邀您参与此次问卷调研,填写您在直播购物过程中的真实消费体验、遇到的问题及宝贵建议。让我们携手共促直播带货业态规范健康发展。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英姿 程子姣  实习生 马炫伊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韦英姿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程子姣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五一”将至,请看这份消费避“坑”指南
新京号
发布十条规范措施,北京对“全网最低价”等不合理经营行为说不
北京
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出炉,“职业闭店人”居首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央视3·15曝光9大乱象 最新回应来了
时事
虾仁“0保水剂”是否有必要?专家建议理性看待保水剂
消费
2025春节年货就这么办|智能小家电成新宠,消费陷阱如何破?
消费
“变味”的测评:包装一条龙,百万粉丝博主5万元可定制视频
科技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
新京号
2024白酒热点丨酒企密集控货稳价,告别数量扩张模式
消费
直播间保健品乱象调查:制造焦虑打“温情牌” 环环相扣进行“洗脑”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